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在自力更生的同时,开始尝试以信息化的方式引进和盘活优质教育资源,为当地的教育发展寻找新路径。在此背景下,布拖县特木里乡木尔小学尝试探索新的教育科技产品,通过1张A4纸,充分激发了课堂的活力和学生的积极性,打通了教育普惠“最后一米”。
学生们通过1张A4纸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
从“好上学”到“上好学”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核心的方法。为了振兴乡村教育,大凉山近年来在政策、财力、物力方面不断倾斜。教育硬件条件上去后,如何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好上学”到“上好学”成为当地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以木尔小学为例,当前,全校1100多名学生,在编教职工仅50多人。有限的人力不得不优先倾向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再加上教学资源匮乏,导致美术、体育、音乐等素质类课短缺,更遑论各式兴趣小组。长此以往,单一的学习内容,很容易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根据上述痛点,木尔小学引入了腾讯教师助手,希望能够激发了课堂的活力和学生的积极性,让老师实时了解学情,实现了真正的减负增效。
学生们体验后,对于新的课堂形式非常喜欢。这张薄薄的纸,帮助他们从过去被动地等待提问,转向主动与老师互动。新鲜、有趣又略带点“竞争感”的氛围,也让孩子们的注意力变得更集中。
“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们。”木尔小学校长吉玲英表示,喜欢上学习的第一步,是点燃孩子们好奇心。新学期,学校进行新的尝试,希望借力教育科技工具,提升课堂活力的同时,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掌握学期,最终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课堂沉浸了,成本下来了
据介绍,腾讯教师助手整套设备只需几百元,即插即用。教师助手后台设置好学生信息,便能用普通A4纸直接打印——解决了智慧课堂需依托电子产品、建设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智慧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除了提升课堂氛围,还能够帮助老师进行实时学情分析
使用也很简单:上课时,学生只需把正确选项所对应的颜色向上展示,即可快速被“电子眼”识别,并在黑板上同步显示姓名和作答结果。课堂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更加活跃,高举手中的A4纸“抢答”成为课堂上常见的一幕。
有着15年执教经验的沙欧梅老师,更喜欢学情分析功能:实时了解学情,帮助她迅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节奏等作出判断,并进行调整和优化。“每堂课的学情,在教师助手平台都能回溯。长此积累,就可以系统地掌握学生、班级的学情,便于进行个性化教学和辅导,真正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除考试学科外,教师助手内还汇集了海量教学资源,包括音乐、美术、心理、诵读等教学资源和课程,可缓解专业老师缺乏的问题。借助这些内容和工具,老师可完成多种类型的素质课程,还能组建兴趣小组。不仅丰富了日常学习内容,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优质资源不仅要送进来,还要用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过往社会各界也曾捐助了大量优质资源给到乡村地区,但因地域和学情等差异,很多优质内容无法和当地的需求相匹配,造成了资源浪费。如何打破“捐”与“用”间的壁垒,真正让教育普惠从“输血”走向“造血”?
在吉玲英的支持下,木尔小学利用假期选拔培训了若干名“种子教师”,再由种子老师带动其他老师,借力教师助手将外部捐赠的优质资源和内容,快速修改、调整成适合当地学情的课件。吉玲英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未来可以逐渐打磨并积累一批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资源,帮助木尔小学的老师们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升孩子们学习的乐趣和获得感。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当前,教育科技的发展正潜移默化地激活着大凉山的教育。这也意味着,随着AI、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教育普惠也已从对教育资源的补齐,升维到对不同学生的关注。助力偏远地区通过新技术定制满足当地学生所需的教学内容,成为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