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短视频何以成为“新农具”
首页> 科技频道> 评论 > 正文

短视频何以成为“新农具”

来源:光明网2022-03-26 11:06

  一川

  80后龚红玉已经在省城长沙事业小有成就,但却选择回到湖南涟源老家,成为一名抖音电商。她发挥自己的特长,用镜头记录湖南的村镇和乡村美食,在抖音电商带货家乡农产品,一年卖出上千万湘货。在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活动的助力下,她曾带货新化剁椒藠头,单场直播卖出30多万元,30天销售额超过50万,直接卖断了藠头厂的所有库存。成为网红,并不是她的目标,借助抖音电商带动家乡致富,让村里地道的湖南味道飘散到更远的地方,才是她的初衷。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像龚红玉这样回到家乡,在短视频上直播带货的新农人越来越多。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产品电商课题组发布《短视频为新农人搭建平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以抖音平台为代表的“三农”短视频、直播,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方式与动能,为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一种可行路径。“短视频成为城乡居民的‘精神食粮’,也成为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农具’”。

  广大农村有很多优质的农产品,但受制于信息不对称、交通不便,很多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知”,难以被消费者所了解。销售遇阻,优质农产品被迫“贱卖”,丰产却难“丰收”。另一方面,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安全、绿色、营养、味道纯正的高质量农产品有更高的需求,而市场优质农产品的供应不足,不得不为获取优质农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由此出现了供求的结构性失衡,供求不匹配、产销脱节。

  短视频的崛起、直播带货的发展,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解决了优质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短视频传播具有速度快、视觉冲击强、更具表达力等特点,非常适合农特产品展示。通过短视频平台,农特产品的潜在用户接收到相关短视频、直播推送,了解了产品信息,获得了购买渠道。而农户则借助短视频、直播,对接到分布在全国的消费者,由此打通了产品上行通道。这种兴趣电商的模式既有助于生产经营者发现潜在的消费者和需求,也有助于消费者减少搜寻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供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赢。

  短视频电商发展不仅提供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更重要的还在于为小农经济走向区域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一个数字化切入点。调研发现,很多新农人在通过短视频积聚了一定规模的消费者后,还承担起了当地农业生产组织者的身份。他们不仅自己直播带货,还雇佣其他工人,协调团队分工,组织当地生产种植,并与外界(政府、行业协会等)合作,进行分级、营销、品牌和管理。他们与当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此外,他们还积极发展生产农产品之外的三农副业,如地方农耕文化的发掘,地方三农特色旅游资源的维护等。

  一方面,借助短视频的传播优势,打通销售渠道,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获利空间和品牌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确保出售农产品品质的稳定。这正是实现乡村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这些掌握短视频、直播技能的新农人,成为了联农带农的载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一股关键力量。

  短视频带货的兴起,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它在让很多回乡创业的人尝到甜头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农民就业、收入机会。而且,这种情况正在形成示范效应,吸引和带动更多人才返乡创业、扎根农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无疑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抓住农村电商发展,规范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扶持和引导、平台的规范,还需要加大新农人的培训力度,培训新农人创作者,培养更多新媒体运营和内容电商复合型人才,让短视频红利真正转化为县域经济的驱动力,带动更多农民增产增收。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英国首相斯塔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