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最难就业季”来袭。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破千万,加之受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教育系统一项重要工作。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高校党委书记、校(院)长及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广泛拜访企业,积极拓展就业岗位,大力促进学生就业。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让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一把手”一方面要做好就业推销员,另一方面要让高校的人才培养紧密对接社会人才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功夫在平时 做好就业推销员
“毕业生数量空前,高校如果只在毕业生就业关口重视就业,只能应一时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刘丽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对就业挑战,须把功夫下在平时,正如教育部要求高校“一把手”拜访企业,就是要求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
《通知》要求,新建的本科高校、高职、职业本科等,拜访的用人单位不得少于100家。受访专家认为,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关键在于拓宽就业需求,“百企走访”就是向企业“推销”毕业生。高校“一把手”不仅要重视眼下的“订单”,更要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系,让企业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施等环节,让更多的毕业生“适销对路”。
“要把‘百企走访’作为高校‘一把手’的常态化工作。”刘丽红说,要充分发挥高校特色优势,走访系统内合作企业,破除学校和企业间的壁垒,拓宽学校办学资源,进而让学校的人才培养紧密对接社会人才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刘丽红表示,高校“一把手”除了拜访企业,还可以邀请企业到学校来开招聘会、座谈会等形式,多途径建立“企业库(用人单位信息库)”和合作企业“朋
友圈”,实现学生充分就业。
实现充分就业的必然之举
高校“一把手”抓就业,责无旁贷。他们亲自出马,访百企走百家,除了短期内挖掘更多岗位资源以外,更具长远意义。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庆华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一把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拜访企业促就业,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必然之举,更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首先,高校“一把手”“走出去”有利于广泛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一方面,高校应着力打破学校和用人单位间的壁垒,充分调动教学、科研、校友等各方面资源,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渠道,邀请更多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人才,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和精准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高校应建立一批优质就业实习基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高质量的实习增加毕业生就业前的实践经验,为其明确求职岗位目标和就业努力方向打下基础;实习还拉长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观察期,有利于用人单位选到更加满意的毕业生。
其次,高校“一把手”“走出去”有利于深入开展社会就业需求调查,是化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方式。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高校“一把手”走访企业,可以感知社会的真实需求,熟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通过分析各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形势,有利于高校转变办学理念,为学校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招生计划管理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参考,帮助高校明晰人才培养定位,真正做到“专业跟着产业走、课程跟着专业走”。
再次,高校“一把手”“走出去”有利于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升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质量。高校主要领导重视毕业生离校后的发展情况,可以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评价,发现人才培养中的各种问题,以此作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据。
让“适销对路”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重点
只有瞄准市场需求,让毕业生“适销对路”,方能实现就业不愁。这其中,需要让高校人才培养紧密对接社会人才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刘丽红表示,高校“一把手”要通过积极走访,深入开展社会就业需求调研,为学校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招生计划安排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依据,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紧密对接社会人才需求,高校“一把手”还须深入重点行业和地方人社部门,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了解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供需对接活动,多渠道拓宽岗位信息来源。刘丽红认为,在此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学校专业就业市场建设,建立就业合作渠道,建立就业实习实践基地,挖掘更多岗位资源,建立一批稳定吸纳学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信息库。
同时,高校“一把手”要积极拓展新兴领域、新业态就业空间,充分挖掘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中的就业机会,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科学研究新进展,实现人才培养的供需对接,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此外,高校“一把手”要搭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精准对接毕业生就业需求。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长郑亚莉告诉记者,高校“一把手”抓就业,不仅要主动拜访企业,更要进一步深化就业与供给侧结构的融通、与需求侧文化的融合,同时,进一步深化就业与政府政策性要素的配置。此外,高校的培养机制也要根据市场进行相应改变。(记者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