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启,这个成果展必看!
首页> 科技频道> 头版 > 正文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启,这个成果展必看!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8-25 15:03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袁秀月)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家园。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一个美丽、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成为所有人面临的课题。

  建设网络文明,何为破题之策?8月28日至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在天津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

  据介绍,天津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继续抓实抓细全社会网络素养培育、网络空间生态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实现更大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与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相比,本次大会有一个创新设计,即将举办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展示。据介绍,成果展示将从党和国家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各地开展网络文明创建、互联网企业助力网络文明发展等维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在追梦路上,离不开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带来的正能量,也离不开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对人心、对社会的滋养。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展,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创新运用AR、VR技术,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生动呈现网络文明建设成果,为观众带来一堂寓教于乐的“网络文明公开课”。

  在互动性好之外,成果展还具有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特点。

  记者获悉,线下成果展分综合展区、地方展区和互联网企业展区三个展区。综合展区涵盖了思想引领、文化建设、道德示范、行为规范、生态治理、法治建设、文明创建、交流互鉴等网络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展示网络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不管是创新理论、网上重大主题宣传,还是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和时代楷模、好人好事,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点滴,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此外,展览内容来源于各个方面,有中央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有地方党委政府,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还有互联网企业平台,汇聚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做了系统总结。

  比如,地方展区集中展示了全国各地开展文明建设创建的实践成果,充分体现地方特色。重庆的“殷殷嘱托”等精品栏目深入人心,吉林的“保卫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等网络主题活动凝聚起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内蒙古的“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便捷高效,广东的“粤学习”网上理论传播平台体现“粤式精彩”……

  企业展区中,主要展示网信企业助力网络文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从领导留言板、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到数字化反诈、数字乡村建设,再到青少年老年人健康用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都是网络文明发展历程中涌现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未来,大会还将通过云展示的方式,真实呈现线下展览的内容,把线下的展示成果搬到线上去,让更多的网民在线观看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不仅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至,让我们聚文明之风,让文明之果滋养网络空间。(完)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