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落户中国三十年 微软持续孵化中国科技青年智慧创意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教资讯 > 正文

落户中国三十年 微软持续孵化中国科技青年智慧创意

来源:光明网2022-09-09 16:38

  正值开学季,学生们带着勃勃朝气返回校园,绽放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思维、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已经成为了青少年应对未来社会的必修课。而人才的培养对于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来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落户中国三十年来,微软一直致力于在教育行业的深耕,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深耕教育行业创新的核心要义。自落户以来,微软秉承“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的使命,为中国的青少年提供了诸多接触计算机科学和创新创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产学研合作,推动教育转型升级

  在深耕中国教育领域市场的过程中,微软与不同地区的各级政府、教育院校展开了三方的全面合作,通过不断释放多方的能力,共同打造出了一系列多样化、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且将解决方案与实际的教育行业场景化应用需求相融合,用以促进整个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微软所支持的教育部“长城计划”已经在全国29个省市的200余所高校开设了超过350余门课程,共建的10个联合实验室惠及了数千万的师生;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双方共同设立的“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CCF优博奖)”已经实现了超过十余年持续助力、培养青年人才的发展;微软“日出计划”通过联手众多国内高等院校,围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技术共同建立起产业需求对接的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进阶体系。

  实践是微软扎根教育行业产学研创新发展的根基,借助微软技术实践中心,微软搭建起了集展示、体验、教学等多功能、多场景的工作平台,通过与全国众多地区高校进行合作,已经陆续在北京、合肥、郑州、南京、南昌、杭州等城市实现落地,帮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搭建起数字化创新与实践的桥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微软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合作当中,双方在未来三年将会围绕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在教学创新、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等领域当中不断深化合作,共同探究并且推进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技能的培养与科技价值观的提升两者之间息息相关,既要注重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要关注青少年的科技价值观培养,对此,微软通过联合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大学法学院等高校和机构,针对职业技能培养以及青少年科技价值观的培育共同展开深度合作,着眼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共同翻开科技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为了助力更多学生和求职者拓展就业机会,微软于2021年在中国正式开启“数字技能赋能”项目,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电子学会、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多家社会组织、企业及培训机构,打造本土化的数字技能培训项目。2022年3月,“数字技能赋能”项目牵手网易有道旗下在线职业教育平台网易云课堂,推出公益行动“微光计划”,通过提供优质普惠的数字教育资源,为职业院校学生、残障人士创造更具包容性的学习与就业环境,培养多元化的数字技能人才。

  创新赛事,让青年迸发更多创新火花

  教育行业的进步以及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始终要将理论联系实际。从这一角度出发,为青少年人才创造更多、更广泛的实践平台一直以来是微软扎根教育行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联合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微软打造出了一系列丰富的创新科技大赛,从而鼓励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掌握最新的科技趋势、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与应用,从而改变世界。

  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之一,微软“创新杯”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累计吸引超过了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微软“创新杯”还为超过23万名中国学生提供了孵化创意的机会与平台,正是通过来自于微软自身的资源、平台与经验,帮助了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将梦想变为现实。

  微软“编程一小时”活动则从传播微软编程思维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实现了挖掘中国新一代青少年编程创新潜力的同时,也为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先进的学习资源与实践工具,目前这一活动已经覆盖了全国的15个省市自治区的80余所校区,超过200+的超长培训时间惠及了5000+学生。

  从2018年开始,微软联合大量的高等院校开启了高校学生大使的招募活动,通过由微软定期提供训练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微软,全面掌握微软的技术与解决方案,并且将创新技术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去。

  此外,微软以“开放心灵、开放思想、连接世界”为主题,吸引了超过10多所院校的优秀教师共聚,通过借助微软Microsoft Teams强大的实时通讯功能,实现了多地区之间、跨时区的无障碍交流,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基于新技术手段的别样文化创新体验。

  “编程之美挑战赛”则通过别样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大型编程比赛的实践机会,微软通过联合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为来自国内超过77000多名高校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流与实践平台,共同推动创新技术人才的实践培养。

  教育公益,支持未来教育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的是以一颗热忱之心去持之以恒地推进人才的长远培养事业。就像微软所热衷的教育公益事业一样,用自身的能量去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实现理想,进而共同繁荣中国的教育产业。

  微软智能云利用自身在技术维度的创新能力,参与到实现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阳光校餐”项目当中,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生产力与平台公司,微软积极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并且投身到支持中国农村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的事业当中,借助自身在技术、资源、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为“阳光校餐数据平台”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有效助力了农村儿童营养项目的成功落地实践,微软也因此获得了“阳光校餐”杰出贡献奖。

  在“智能村小”项目当中,早在2014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就开始与微软合作发起了这一项目,微软开发了一整套基于Office 365远程云服务和Kinect体感技术的实时远程教学解决方案,为广大山区的学生提供了同步远程教学。当前,这一解决方案已经在青海乐都县、贵州松桃线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试点工作,同时也在新疆吉木乃县的50多所学校展开部署,持续为偏远地区学生提供数字化支持。

  “心目图书馆”是微软推进教育行业公益事业的另一重要实践,通过与助盲公益机构“红丹丹”进行合作,借助微软智能云平台在计算与海量存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云端建立起了“心目图书馆”,让盲人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收听、下载有声读物。目前这一项目已经为超过104家盲人学校及所有订购这一服务的视障朋友提供了便利的有声阅读服务。

  在微软大力倡导的AI For Good“人工智能 予力公益”理念的促进和推动之下,微软正在不断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公益相结合,用语音技术为盲人制作高质量的有声读物、用智能对话平台不间断回答乡村教师的问题、用无障碍技术助力星巴克中国手语门店等不同场景。可见,微软正在利用领先的技术有效改善着整个教育行业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变革与重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未来,微软将会持续提供更加丰富、可靠的多样化创新平台与技术支持,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利用微软所提供的资源积累经验,从而发挥更大的创新能量,共同实现人才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院士揭秘一只鸭的“增值密码”

  • 重庆潼南东升大桥通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