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信CES2023:聚焦高端与智能加快全球化布局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海信CES2023:聚焦高端与智能加快全球化布局

来源:光明网2023-01-06 15:15

  美国当地时间1月5日,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 CES展正式开幕。海信推出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ULED X系列电视等最新显示技术,与徕卡联合开发的激光电视Cine 1也成为关注焦点;同时,海信面向海外市场自主研发的智能生活物联网平台及VIDAA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进一步诠释海信作为技术派的创新实力。聚焦高端化、智能化,B2C与B2B齐发力,海信全球化布局不断深入。

  高端超画质电视再突破:海信UX获得CES 2023创新奖

海信CES2023:聚焦高端与智能加快全球化布局

  十多年来,海信推出的ULED电视已成为全球高端超画质电视的代表,不仅让更多用户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品质生活,更是CES展会上的创新先锋。

  在CES 开幕前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海信发布新一代显示技术ULED X平台及基于该平台的110英寸UX等高端大屏产品。由此,海信ULED X系列电视正式开启海外市场新征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曾评价,海信ULED X显示技术 “将液晶电视画质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海信UX搭载了海信自主研发的行业首颗8K AI画质芯片,拥有行业最高的5000+背光分区,把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提升到极致,拥有2500尼特的稳定峰值亮度,使控光更精细,画面层次感更丰富。

海信CES2023:聚焦高端与智能加快全球化布局

  凭借先进的光学系统、出色的图像处理技术,海信ULED 8K电视110 UX一举斩获CES 2023创新奖。这是海信ULED在2015年、2018年两次荣获CES“全球年度显示技术金奖”后,在国际舞台斩获的又一重磅大奖。

  海信8K激光电视首次亮相,携手徕卡打造现象级产品

  15年前,海信梦想超越传统液晶电视的局限,开始了研发激光电视这一革命性产品的旅程。如今,大屏沉浸、色彩真实、健康护眼等差异化优势,已让激光电视成为全球精英人群消费“新宠”。

  自2012年以来,CES一路见证了海信激光电视从单色到双色到三色,从1080P到2K到4K再到8K的技术跃升,也见证了激光电视全球朋友圈的不断扩容。

海信CES2023:聚焦高端与智能加快全球化布局

  今年的CES上,海信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首次亮相,这是海信在激光电视领域的又一突破,其采用了可变视场的超短焦系统架构设计镜头和超高分辨率视频信号解码与DMD驱动技术,能够完美呈现高分辨率影像片源,在8K显示技术上实现了飞跃,为消费者带来细腻震撼的视觉盛宴。

  海信与徕卡联合开发的徕卡激光电视Cine 1一同亮相本次展会,激光电视在色彩和显示方面的独有魅力与徕卡经典的画质调教技术相结合,让这款激光电视光学镜头设计和图像处理能力都达到新高度。

  加快布局海外智能化市场:打造智慧家居新生态

  智能化是海信CES上的另一大关键词。经过多年的产业布局,海信是国内外极少同时拥有黑电、白电和厨电三大业务板块、完整覆盖了广义家用电器领域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抓住智能家电发展机遇,加快智慧家庭场景布局落地。

海信CES2023:聚焦高端与智能加快全球化布局

  基于海信自主研发的智能生活物联网平台ConnectLife,海信系智能家电可实现全屋实时互联互通,为消费者提供全场景、全业态、全智能的智慧新生活解决方案。

  海信智慧厨房产品则为消费者打造一站式厨房解决方案。海信智能蒸汽烤箱内置智能摄像头,可实现“实时烹饪”功能并智能识别食物类型。智能炉灶可通过海信智能家电APP实现烹饪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满足消费者对互联、便捷、舒适、智慧生活的向往。

  海信是少有的花大力气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内容平台的中国电视品牌。海信自主开发的VIDAA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在此次CES上对外展示了其流畅的操控体验和丰富的用户使用场景。

  B2B产业出海是海信国际化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海信会议机、数字标牌等B2B产品,展示了海信在B2B领域的技术突破。自2017年布局海外市场以来,目前,海信商用显示产品已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保障G20峰会等大型活动的圆满举行。

  当前,海信的全球化进程乃至海信的增长与发展模式,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向未来,海信提出黑白电作为基石业务要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全球化、高端化、智能化、场景化升级,夯实核心竞争力,同时开拓培育海信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海信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刘鹏)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带你畅游中国!“俑”闯60项世界遗产

  •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感受科技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指出,招募研究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过7800亿美元,达到美国96%的水平,10年前这一比例为72%。
2025-07-28 09:24
艾玛口中的“邦邦车”,是一台由中国企业邦邦机器人独立生产研发的智能辅助出行机器人。爬坡、颠簸路况行进、刹车制动……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邦邦机器人研发中心,不少新产品正在进行多环节测试。
2025-07-28 09:24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