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布瑞克:深耕农业互联网,让农民创收百姓获利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布瑞克:深耕农业互联网,让农民创收百姓获利

来源:光明网2023-04-20 11:44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后,“三农”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如何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如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等,对这些中央关注的重大问题,致力于打造农业互联网“排头兵”的布瑞克,以其14年的成功探索和实践,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布瑞克:深耕农业互联网,让农民创收百姓获利

  农业大数据:通过数据赋能让“黄土变成金”

  向科技要生产力,让数据技术赋能增值,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对农业农村而言,通过数字化打通农业生产、流通和销售全产业链,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从黄土地里刨出“金疙瘩”,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发展规划。

  布瑞克从2009年开始,组建专业团队进行农业数据库研发,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农业数据持续积累研究,逐步构建起涵盖农田、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打通农业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的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堪称中国农业互联网的“探路先锋”。

  目前,布瑞克的农业大数据涵盖全球200+国家和地区农业数据;全国2,000+县域单元,100万+农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电商数据信息,其中包括:全国及省、市、县农业生产数据、农产品价格数据、农业气象数据、农产品进出口等十余个主流农业数据库,数百个指标集,定义数据表单10万+张,积累数据超15亿条,日更新数据 50,000+,农业资讯信息1亿+,历年来产出布瑞克独家研究报告20,000+份。

  农产品价格预警管理系统:让“农周期”不再周而复始

  “农周期”周而复始是传统农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所谓农周期,通俗讲就是“热卖就扩种、亏钱就减产”。

  “农村苦、农民难”,其实苦就苦在“货到地头死”,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难就难在农业周期频繁,农户“跟着感觉走”盲目种植养殖,导致某种农产品阶段性过剩。为了解决“农周期频繁”这个“老大难”问题,让千家万户的农牧民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布瑞克农业大数据平台研发出了自有发明专利的一种农业大数据价格预警管理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 2020 1 1292451.9),农户就可以清晰有效掌握市场供需预期,就可以实现按照市场需求提前安排当前适合种什么、养什么,这样就极大降低了生产风险,出售的都是当前市面行情比较好的农产品,让农民能“卖上价”赚到钱。

  对于农业产区的政府而言,农业大数据同样极其重要。政府可以根据农业大数据的指导,更充分地挖掘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更合理地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优化,为农户引入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实现“到厂”服务

  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产值超过23万亿元,全国有30多万家食品加工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及食品加工行业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这些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采购供应商分散,产业链长,供应响应时效难以保障;物流成本高,价格波动比较大,采购运输频繁,占用大量自有资金;订单履约缺乏保障,影响企业长远发展;采购产品粗放经营,缺乏精细化管理。

  为解决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的痛点,早在2014年布瑞克从大宗物资采购的数字化入手,搭建了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平台,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的交易行为、物流过程、市场监管、税务、司法等渠道接入的数据,打造独家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大数据系统。覆盖行业核心企业数量60万+,辅以农货通APP、遍布全国的城市合伙人网络以及本地化仓储物流服务,实现“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结合,以销定产”的先进模式,为行业客户提供2大核心服务:一是核心城市上午订货下午到,使中间流通环节少搬运一次,提升大宗农产品流通毛利空间,造福整个供应链;第二是向产业上游延伸,借助布瑞克在当地建设的单品云平台能力,打造根植于产地的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帮助产地优势单产品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从根源上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问题。

  农牧人平台:让百姓吃得“物美价廉更放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的要求不再是“填饱肚子”,而是要“物美价廉,吃得放心”。为此,布瑞克打造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农牧人”平台,为百姓提供绿色、可溯源的农副产品。其中,“肉掌柜”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布瑞克:深耕农业互联网,让农民创收百姓获利

  猪肉通常是百姓采购里占比最大的生鲜食品,国内每年有约7亿头猪出栏,零售规模达2万亿元以上。传统农贸市场或超市售卖的猪肉,由于流通环节多,层层转手加价,到消费者手中涨价30%左右。不仅如此,农贸市场肉铺的老板们往往是“起大早、赶晚集”,凌晨两三点要去批发市场进货,晚上八九点才闭门收工,很是辛劳。

  面对行业种种痛点,布瑞克农业互联网孵化了“农牧人·肉掌柜”生鲜供应链SAAS平台,农贸市场摊位免费注册加盟后,当晚22时前店家可通过APP预订货单,第二天平台通过众包物流冷链系统,直接将预订肉品送至门店,省去了中间两级的批发环节,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经费,实现了从农产品生产端到市民农产品消费过程中的数字化全流程管控。

  农牧人于2021年3月份上线,发展至今,农牧人已覆盖苏州全部农贸市场,有近1000家门店,在全国16个城市已覆盖超过5500家门店。2021年年底,农牧人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金猫银猫并购重组,成为“卖肉第一股”。

  单品云平台:打造特色农业发展的“数字高地”

  “单品云”是布瑞克针对某种农产品建立的互联网“产销一体化”平台,目的是促进各地的特色农业蓬勃发展。2021年吉林豆业云产区交易中心落户,2022河南商丘豆业云销区交易中心落户。

  商丘市是大豆消耗大户,每年大豆加工企业需求较为集中,本地大豆种植量完全不够,经常需要从东北大豆产区调拨。通常情况下,联系好卖家后,再装车运输一两个礼拜才到货,而且价格随市场波动明显。同时,不同的大豆有不同的用处,有榨油的、有做豆制品的、有做腐竹的、有做豆腐的、有生豆芽的等,这些细分种类从产区收购很麻烦。

  布瑞克在充分了解大豆加工企业需求后,在商丘虞城建立了线上线下一体的“豆业云”平台。

  在大豆产区种植端:平台通过运营智慧农场平台,可以做到按用户需求定制种植品种,锁定产地货源数量以及产品质量标准。

  在销售及物流运输端:平台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向大豆产区发订单,通过物流将大豆储存到虞城周边仓库,用户只需要交10%的定金就可以锁定用量。再通过平台的智能仓储物流管理能力,优化仓储资源的配置并且智能调度物流资源,以数据能力在保证交付的基础上最小化运输成本。并通过平台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管理系统,对信用体系评估后资质较好的企业可以进行授信贷款,解决客户企业周期内资金问题。

  在园区及政府监管端:平台通过与政府共建质量溯源及产业发展监管系统,整合全产业链的大豆相关数据,实现平台化的统一管理,以及数据资产的全流程管理。

  豆业云平台投产后每年结算交易总额为100亿元,带动产业载体在园区创造利润超过2亿元,形成大豆全产业链数字化的全国高地。目前,布瑞克已将“豆业云”模式复制推广到河南灵宝“苹果云”,云南、新疆“核桃云”等多个单品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布瑞克与A股农机第一股星光农机合资成立江苏星光农机云产业互联网公司,全面推进智慧农机生态系统数字化建设,实现涵盖农机自动化、线上销售、智能维修的数字创新平台,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农业作为中国数字化战略转型的最后一块拼图,未来,互联网和大数据势必对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农业在数字化赋能的加持下,也必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孟彦)

[ 责编:金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体育代表团成都世运会首金诞生!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