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博会人工智能分论坛召开 共探科技兴警创新发展强引擎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警博会人工智能分论坛召开 共探科技兴警创新发展强引擎

来源:光明网2023-05-14 10:01

警博会人工智能分论坛召开 共探科技兴警创新发展强引擎

  5月12日,第11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高峰论坛人工智能分论坛召开,论坛以“科技兴警,智联安全”为主题,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旨在分享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探讨科技发展路径及经验成果。会议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第三研究所原所长、网络安全行业专家严明主持。

警博会人工智能分论坛召开 共探科技兴警创新发展强引擎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于锐为论坛致辞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于锐为论坛致辞。于锐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广泛渗透应用于医疗、交通、教育、金融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的运行效能也在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催生新的犯罪形态,比如,利用AI实施诈骗、造谣传谣、数据投毒等。把握人工智能新科技革命浪潮,他期盼通过本次论坛研讨分享共同为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公安”建设建言献策,推动公安工作智能化和警务机制现代化创新发展。

警博会人工智能分论坛召开 共探科技兴警创新发展强引擎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东方科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戈致辞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东方科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戈在致辞中表示,智能公安建设工程是《“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17个重点工程之一。如何将顶层设计和落地实践紧密结合,作为公安行业智慧警务服务和数据安全服务主力军,万里红有幸作为论坛承办方,与各界嘉宾、同仁共探人工智能深入公安应用,挖掘更广阔的人工智能“科技强警”的重度垂直应用与场景,打造科技兴警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警博会人工智能分论坛召开 共探科技兴警创新发展强引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带来了主题为《平行社会及其平行安全:智能科技与人类权益和保障体系的变革》的精彩分享。演讲中,他从虚实互动之平行社会和平行安全的角度,重新理解审视人类权益需求及其保障体系的演化与变革,并结合正在兴起的警用装备数字孪生和平行智能化,探讨如何从认知、平行、加密、联邦、社会、生态的“6I”智能科技到综合物理安全 (Safety)、信息安全 (Security)、生态安全 (Sustainability)、隐私安全(Sensitivity)、服务安全 (Service)、知识安全 (Smartness) 的“6S”智慧社会之道。

  可之科技创始人王冠在《保障数字经济安全,认知智能的应用》的主题分享中表示,数字经济时代,认知智能会带来前所未见的安全挑战,也必将带来超出想象的机遇。以预训练大模型为代表的认知智能,在保障数字经济安全、反欺诈和反洗钱、网络安全等社会治理方面已经表现出优势,并向大家介绍了可之科技在交互式强化学习框架和可解释大语言模型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应用。

  百度智能云AI与大数据总经理忻舟表示,预训练大模型基于海量数据自监督学习完成“通识”教育后,再借助“精调”等模式优化,具备多场景通用、泛化和规模化复制等诸多优势,是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

警博会人工智能分论坛召开 共探科技兴警创新发展强引擎

  ▶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占金

  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占金带来了《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行业的发展与及应用探索》的主题分享。他表示,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无论在误识率、拒识率、特征数、影响因素及可复制性等方面均占有明显优势,虹膜相对于人脸,指纹等不易仿造,可有效防止假体攻击,安全高效更加精准快捷,是目前唯一可以与DNA相媲美的一种生物识别手段。

  他分享了万里红在虹膜创新应用的最新探索情况,涉及到了超远距离多人虹膜识别、虹膜智能可穿戴装备、基于似然比的虹膜识别技术在法庭科学同一性身份认定的研究、警务用车-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显示出虹膜识别技术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苏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副支队长李民以苏州“机 + 智”自动化检验检测实验室刑事技术自动化实验室的实例,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打击犯罪的新武器。

  北京金睛云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文友介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传统技术难以解决的网络安全疑难问题,包括网络安全行业痛点分析、AI 小模型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场景、AI 大模型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安全大模型在公安行业的应用场景,例如新一代公安信息网态势感知、边界接入平台高级威胁检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实网攻防演练解决方案等。

  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业务部副总经理张黎明认为,未来五年视频智能化建设思路需要引入低功耗高算力视频计算技术、多算法融合聚档技术、高精度人体轨迹技术、隐私计算技术、多算法算力调度技术等五大创新技术,实现视频智能化密度和视频智能化能力大幅提升。

  人工智能未来已来。在智慧警务领域,人工智能已经逐步进入业务实战应用阶段。本次论坛从AI驱动警务决策、警务组织、警务技术、警务服务及警务监管变革多角度,聚焦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应用,为建设数字中国和平安中国建设献力献策。(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塞上春播忙

  •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际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近日宣布,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以远超原纪录的性能,登顶TPC—C基准测试排行榜,以每分钟20.55亿笔交易和单位成本0.8元人民币的成绩,刷新该榜单性能和性价比两项世界纪录。
2025-02-27 09:15
当物质处于地球上最低温度、最高压力等极端条件下,可能出现怎样的“超能力”?物态调控是物理学研究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对于物理世界极限的探寻从未停止。
2025-02-27 09:37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2-27 09:22
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业规划、24小时解答疑难问题,为研究人员查找资料……“DeepSeek+高校”的智慧教学研究场景正在北京部分高校实现。AI浪潮已至,智慧校园是大势所趋,但AI与教育的融合仍有赖于师生素养提升、技术适应性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完善。
2025-02-27 09:18
根据美国航天局最新测算结果,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12月22日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已基本排除,撞击概率已降至0.004%。美航天局表示,小行星“2024 YR4”不再对地球构成重大威胁,它为天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来测试行星防御科研和预警流程。
2025-02-27 09:16
26日,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开工。
2025-02-27 09:24
为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财政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
2025-02-26 09:52
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利用我国自主研发设备,成功钻穿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基岩样品。拉斯曼丘陵地区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冰盖末端,是东南极冰盖的溢流区之一。
2025-02-26 09:51
青藏高原高山特有物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汪涛研究员联合瑞士巴塞尔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
2025-02-26 04:20
近日,记者从吉林大学获悉,该校联合中山大学组成科研团队,发现了高温高压下石墨经由后石墨相形成六方金刚石的全新路径,并人工合成出高质量六方金刚石块材料,
2025-02-26 04:20
马家窑文化距今4000年的彩陶罐、红山文化神秘的陶塑人像、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圆斝、山东滕州前掌大西周遗址出土的彩绘漆器……不同材质的文物是如何被修复的,又是如何被考古学者破译出古人留下的种种信息,复原出他们的生活图景?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推出的“妙手活千秋——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经典成就展”,答案就藏在其中。
2025-02-26 04:25
共筑数字童年新生态”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座谈会”在京召开。李国强指出,沉迷手机不仅可能会导致视力损伤、睡眠障碍、颈椎问题等生理健康问题,还容易引发社交焦虑、注意力不专注等问题。
2025-02-25 09:34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4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2025-02-25 09:32
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普遍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成长过程中通常得到父母及长辈的全方位关照,从而导致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薄弱。
2025-02-25 09:31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做好“三农”工作对全局发展至关重要。
2025-02-25 09:30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5-02-25 09:29
一场以“项目经理人机制”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管理范式变革正在上海悄然推进。
2025-02-25 09:26
“蛟龙”号计划2月份完成水池试验,3月组织实施南海海试。
2025-02-24 09:30
2月21日,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2025-02-24 09:26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构建了野生和栽培辣椒的高质量基因组图谱,揭开了辣椒性状演化奥秘。
2025-02-24 09: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