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初心之地,汲取奋斗力量”——记2023年首期“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同行,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建功”学习活动
首页> 科技频道> 学会动态 > 正文

“在初心之地,汲取奋斗力量”——记2023年首期“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同行,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建功”学习活动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2023-08-01 10:25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樊巍】位于四川省夹江县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909基地,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这里见证了我国核动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步步迈向辉煌的非凡历程,是中国核动力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近日,来自全国各地以中国核学科为主的60余名工科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齐聚在这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温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历程,在初心之地,汲取奋斗的力量。

  这个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办、中国核学会承办的思想引领学习活动,以“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同行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建功”为主题,专题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于理想的科学家精神、国内外学科发展概况以及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强国的实践中,为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学员普遍反映,这次学习有温度,有情怀,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作出指引,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科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题教育中寻找精神力量

  对于中国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学习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新形势下党中央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怀和期望,可以为青年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之路指明奋斗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做了统筹部署,特别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杨彩虹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科协立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了这个活动,意在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这些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科技界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科技工作者坚持真理、担当使命,英勇斗争,不负人民的红色血脉,它贯穿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展现了求是、质疑、实证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和以实打实的成绩报效祖国的生动实践。”杨彩虹称。

  也正因为如此,这次学习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作为开篇之课,受邀讲课的中央党校教授任俊华表示,此次学习活动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一次实际行动,具体要实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等方面的问题。

  参加此次学习活动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孔海宇对此深有体会。“近些年我们坚持党要管党的总方针,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每当遇到攻坚克难的事情,我们都会组建党员先锋队,让党员先上,大家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准时完成,我觉得这个过程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所凝聚出的精神力量,党员的带头作用非常显著,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践行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这次活动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通过对彭士禄院士事迹的学习,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特别是由他的子女来讲述院士生平事迹,充满了感情色彩,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坚定了为国家核工业无私奉献的决心。”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的特聘副教授张国浩的感想同时也是许多学员的心声。

  这种集体思想上的升华来自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研究员彭洁的授课。作为革命先烈彭湃烈士和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的后人,彭洁在此次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环节,做了《忠于理想的两代人》主题报告,向参与此次活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讲述了自己祖父和父亲的家国情怀和感人事迹。

  彭洁表示,彭湃烈士无私奉献,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彭士禄院士无私爱国、对党感恩、默默拓荒、实事求是、甘于奉献、关爱后人的情怀和作风是留给当代青年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己也想通过讲述榜样的故事,把他们的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从而去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前辈们热爱人民,热爱国家,热爱党,热爱事业的真挚情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他们奉献人生中的精神力量,从而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中获取奋斗的力量,“如果我的分享能在年轻人当中有一定反响,给予年轻人一些奋斗的力量,我觉得这就很值了。”彭洁称。

  学员们对于红色资源的渴求就是最好的反馈。西北核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金良表示,此次活动中,中国科协以及中国核学会特意安排学员们参观了909基地的“中国首座核动力反应堆”等工业遗产,听彭士禄院士的女儿娓娓讲述院士的先进事迹,这种安排非常好。“人总是需要有精神的,对于科技工作者而言尤其应该加强精神引领。我们应该持续的用好中国核工业的精神资源,让更多人有机会感受到核工业科学家精神的洗礼,坚定年轻人为核工业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青年科技工作者杨京鹤表示,如今我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地飞跃,但我们的精神状态却达不到前人的高度,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还不具备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我们现在在青年科技工作者当中弘扬科学家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应当践行科学家精神,还应当做出更大的贡献去丰富和发展科学家精神,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研究员肖国梁在谈及此次学习的感受时,依旧情绪激动,他表示,此次学习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勇于担当,坚持信仰,不断为国家科技发展孜孜奉献的精神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倾听青年科技工作者心声

  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此次学习活动同时也是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准确把握”的要求,准确把握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就业方式、科研环境、生活状况、流动趋势、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的结构性变化和群体性特点,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因此,倾听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心声,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此次培训活动的“应有之意”。

  为更好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学科领域健康发展,本次学习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在集体学习、实践调研之余,专门安排老中青科技工作者交流和建言献策,意在通过思想交流,汇聚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集体智慧。

  青年科技工作者、工程师宗奔阳提出,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我们也应当坚持将其“中国化”,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指标,而应当进行适应性的改造。

  核动力青年科技工作者余文敏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她认为,当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建立一套中国自己的,可以引领国际的运行标准体系,建设自身的话语体系,并最终取代当前美国主导的体系。

  “不仅是材料领域,包括其他领域,我们不仅要做基础研究,也要做应用研究,并行开展研究工作。当下我国急需深化产学研合作,要把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融合到一起,把科研工作切切实实的应用到国家各行各业,要把科研工作写到祖国大地上。”西安航空学院教授周影影补充称。

  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董春辉则提出了高校科研系统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呼吁提升对高校科研人才生活和科研状态的关注。他的观点得到了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科室副主任课题负责人靳晴的高度认同, “人才流失,不仅有高校科研人才的流失,还有进入科研岗位后的人才流失,我们应该从底层设计的角度,多方融合,通过高校平台、工作平台以及中小企业的合作实践平台,促成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周利民则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到了人才培养学生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不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也很迷茫,不知道哪些课程更为有用,这就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我认为高校从人才培养的维度一定要与市场有效对接,让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

  青年科技工作者宫超则提到了科技人员考核机制的问题,“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也应有相应考核管理,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这样对于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奋勇创新确实有一定效果。”

  碰撞观点,交融思想,凝聚共识,在近四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中,学员们各抒己见,主要围绕科研时间保障,人才培养,科技工作者待遇,科研设备和软件国产化,职称评定,科研人员的考核体制和标准等问题建言献策,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为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加强思想引领、坚持守正创新、塑造良好学风,本次学习活动有的放矢,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情感支撑,通过本次学习活动,与会的青年科技人才凝聚出三点收获:

  一是要加强了思想建设,坚定科研报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光辉。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继承老一辈的遗志,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守初心,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久久为功,不懈努力。将所学所言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进而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是要持续保持学习姿态,树立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青年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必须要保持学习永远在路上的心态,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科研成果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反复的验证,过程中或许枯燥有迷茫,这就要求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坚持真理,潜心研究,不骄不躁,始终坚持科学家精神,才能柳暗花明又一程。

  三是要加强交流合作,科技创新并非孤立的个体行为,需要团队合作和共同创造,创新来源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在良好的合作环境中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人才。因此要坚持构建多学科协同交叉发展的新格局,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科技进步,为建设更繁荣美好的中国而努力。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救灾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