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津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 “科普之夜”奏响科技创新最美和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 “科普之夜”奏响科技创新最美和声

来源:北方网2023-09-18 18:5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龙来到“云上科普市集”,为孩子们介绍中国古建筑。 记者 张立摄

  天津北方网讯:9月17日,2023年天津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天津科普之夜”在天津梅地亚大剧院上演,甫一开场,十足未来感的科技风扑面而来。由“云上科普市集”“天津科普之夜文艺演出”“点亮天塔科普灯光秀”三部分组成的主场活动精彩连连,奏响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最美和声。

  先看看天津科普怎样把“集市”搬上“云”。活动现场,来自不同单位的科技工作者“摆摊设宴”向全国网友直播: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运用VR技术,呈现自然灾害和火灾自救知识技能交互体验;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运用便携式鉴定箱,教大家分辨真假珠宝玉石;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的小型测试仪,能快速测定白酒酒精度及饮料中可溶性固体物含量;南开大学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运用不同思维指令实现对人形机器人的控制;天津科技小院展位专家以美味米饭的来历演绎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网友们不时提问,科技工作者答疑解惑,在交流体验中让更多人认识并爱上科学。

  “飞越”“科普闪耀20年”“竞发”三个篇章串起“科普之夜”。在以“裸眼3D”方式穿越全国科普日20年经典场面和天津地标后,画面定格在天开高教科创园。随后,以天开园主题曲《逐梦天开》配合青年舞蹈演员欢快且昂扬奋发的开场舞,展现“天开园”敢闯、会创的创业激情和创新热情,让观众沉浸在浓厚科普氛围中。当沉浸式互动《探秘DNA存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市科协副主席、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现场展示装有DNA干粉的冻存管所存储的内容是一块4T硬盘存量的上万倍时,现场传来阵阵惊叹。

  科普之夜临近尾声,参加活动科技工作者邀请市民一起“倒计时”,共同启动2023年天津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同时点亮“天塔科普灯光秀”,让全域科普之光闪耀津城。

  市科协副主席夏秋雨介绍,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天津科技工作者们将围绕卫生健康、数字素养、知识产权、食品安全、乡村振兴、国防知识、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等百姓关注的热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低碳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科技和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重大成果,在全市开展高品质科普活动近千场,让市民“零距离”体验获益良多的科普盛宴。(晚报史莺)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苏州南站站房外立面亮相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启动火炬传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2024-10-10 10:40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2024-10-10 10:39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2024-10-10 10:37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2024-10-10 10:33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2024-10-10 10:32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2024-10-09 04:20
细胞衰老在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机体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0-09 04: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2024-10-09 04:55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2024-10-09 04:55
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左)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右),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2024-10-09 09:25
记者8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福建、宁夏两省区农业科研人员经过共同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2018年,福建、宁夏农业科技专家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抗病品种不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着手水稻新品系育种技术合作。
2024-10-09 09:25
此后,胡志晋开始研究中尺度数值模式,类似天气预报,不久后,创建了中尺度大气云分辨及催化模式,形成了CAMS云降水模式系列。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胡志晋也因此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气象局科学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2024-10-08 09:29
维克托·安布罗斯(左)和加里·鲁夫坎(右)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2024-10-08 09:26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场关于建筑的绿色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北国的冰封之城到南方的热带岛屿,绿色建筑的身影随处可见,
2024-10-08 05:05
北斗产业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我国实现高精尖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的奋斗史,也是推进全面自主创新和原创性产业发展的探索史。
2024-10-08 04:00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2024-10-08 04:00
经过为期10个月的发掘,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了漆器、木器、竹器、铜器、玉器等多种质地类别的文物680余件套,考古专家还在其中发现了国内迄今为止最早的告地下书和木板船模型。
2024-10-08 04:00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2024-09-30 10:00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2024-09-30 09:58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2024-09-30 09: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