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小用户”提供“大保护”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为“小用户”提供“大保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11-13 13:18

  新华社发

  年龄虽小,问题不小

  “刚把软件卸掉,孩子又偷偷装上了!怎么办?”福建省厦门市一个社区的家长群里,居民王丽华发来求助信息。这些天,孩子放学回家头件事就是刷短视频,不仅耽误睡觉,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更让王丽华头疼的是,平台推送的短视频并不适合小学生观看。没收手机后,孩子哭闹不止,无心学习。她开始担心孩子陷入“短视频沉迷症”。

  这样的孩子可不在少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33.4%的青少年对“我不能忍受没有手机”表示同意。

  沉迷网络,不只影响学习。看似闲时“刷一刷”、偶尔“看一看”、随手“拍一拍”,其中可能蕴藏着多重风险——为牟取暴利,一些应用软件通过短视频、游戏装备、表情包等,将迷信暴力、色情低俗等信息向未成年人传播。

  前段时间,北京市民王鹏发现读中学的儿子正在浏览某网络论坛,屏幕上有几串链接,需要注册付费才能登入。出于关心,他付了60元“会员费”,发现其中都是低俗视频。

  这些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同时,还会诱导他们误入歧途:10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母亲17万元;15岁少年沉迷网络赌博,偷刷家长2.7万元;14岁男孩玩游戏被骂后跳楼,导致终身残疾依然难戒网瘾……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频频引起社会热议。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缐杰提供了一组数据:2020年1月到今年9月,检察机关起诉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万人。

  “防沉迷”仍有漏洞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下,各类短视频、游戏类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或“防沉迷系统”。

  记者打开某短视频平台发现,在“设置”菜单中,可以开启“青少年模式”,每天最长使用时间为40分钟,且无法进行打赏、充值、提现等操作。用户开通、关闭青少年模式均需输入密码。

  不少家长表示,防沉迷系统有一定效果,孩子上网时间确实减少了。但对一些不服管的“熊孩子”来说,仍然防不胜防。

  “单凭一个系统设置,很难彻底消除孩子对网络的依赖。”北京市海淀区市民刘阳说,“进、退青少年模式只要一串4位数密码,孩子偷偷瞄一眼就能解除,太简单了。有的平台无需注册就能使用,孩子删除应用后重新下载,就能轻松绕过限制。有时还会向爷爷奶奶求助,另开新号。”

  记者发现,目前一些大型网络平台建立了防沉迷系统主动触发机制——可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筛选甄别未成年用户,然后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但多数平台都还处于手动启用状态,无法有效识别用户是否“未成年”。有些应用软件甚至打着可绕过“青少年模式”的旗号,诱导未成年人充值,这些削减了“青少年模式”的保护作用。

  除了网络平台本身的漏洞,部分监护人网络素养的缺失,也是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的成因之一。

  “尽管我们采用了人脸识别等技术协助甄别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的未成年人用户,但成年人协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监管成为最大难点之一。”腾讯“成长守护”负责人郑中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在她收到的未成年人消费申诉中,98%的实名信息为成年人,其中有超过70%账号触发过人脸识别并通过验证,这说明有成年人帮助孩子绕过防沉迷措施。同时,冒用、售卖平台账号的黑色产业链仍然存在。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调研样本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缺乏网络素养,会直接影响对其子女上网的管理效果,进而在教育子女使用网络过程中出现简单粗暴等行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贞会说。

  让“防护网”发挥效力

  如何应对这些难点?日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让解决路径逐渐清晰。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将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对于社会关心的议题,《条例》均作出具体规定。比如,针对未成年人网络非理性消费问题,明确提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等,这意味着网络服务需要建立有效用户身份认证和年龄分级系统,实施差异化服务策略。再如,明确规定加强学校、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细化网络游戏实名制规定等。

  渐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为未成年人设置起“防护网”,如何让这张防护网发挥最大效用?

  “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应做好自律,主动加强防沉迷机制,严格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和行为。”王贞会表示,“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还应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数字成长的赋能作用,让数字技术助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

  郑中表示,“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应进一步向科技借力。网络平台等可运用身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进一步巩固技术手段对防沉迷的助力。

  除了技术层面,郑中认为“堵疏结合”是未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要努力的方向。“目前,互联网行业整体仍然聚焦在对未成年人使用时间和消费额度的限制上,在正面引导方面措施较为有限。我们应当从网络素养教育和线下科普资源等方面入手,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提升监护人网络素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真正有效的正面引导。”

  “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不能单靠政府、企业、家庭、学校中的任何一方。”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多方共治、久久为功,才能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记者 卢泽华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方向晨:做服务“国之大者”的工程师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抵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