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着建设汽车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向着建设汽车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1-15 04:05

向着建设汽车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

——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观察

  超3000万辆——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

  超490万辆——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

  超302万辆——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企蝉联“全球销冠”

  超35%——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

  …………

  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交出一份亮眼答卷:产销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出口量创新高。一组组鲜活数字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活力和韧劲,是中国制造的底气和信心。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奋斗70年的中国汽车工业正迎着全球汽车行业新一轮变革,锚定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朝着建设汽车强国目标奋勇前行。

  产销创新高 继续全球第一

  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3年汽车产销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连续至今15年保持着这个纪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总体呈现前低后高发展态势,在年底达到高点。

  产销突破3000万辆,与国家政策拉动密切相关。以乘用车为例,开年市场受政策切换和价格波动影响,表现不佳。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在中央和地方促销政策、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发布实施、新车型大量上市等共同拉动下,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重新迎来“金九银十”。

  汽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销量跃上新台阶,既展现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活力和韧劲,也是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优化升级的现实写照。

  过去一年,中国品牌继续向上发展。中国品牌乘用车全年销量同比增长24.1%,市场份额升至56%。以一汽红旗品牌为例,2023年全年累计销量37万辆,同比增长29.5%。

  过去一年,中国车企开始向国外车企输送技术;大众、宝马等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在国内投资建厂,扩大规模,继续看好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成为出口“新三样”……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实现历史性跨越。看数据,产销两旺,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看企业,去年四季度,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超过特斯拉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超过302万辆,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

  产销量、出口量、全球汽车销冠……这些“全球第一”来之不易,既展示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见证着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坚实脚步。

  展望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陈士华表示,随着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以及包括延续车辆购置税免征等优惠措施继续发力,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汽车总销量有望超过3100万辆。

  出口创新高 体现“超车硬实力”

  新年伊始,上海外高桥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一派忙碌景象,载着5000多辆中国制造汽车的上汽7600车位双燃料远洋滚装船,即将首航前往欧洲。在吉林长春,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内,工人正在加紧赶制出口订单……

  202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从2021年突破200万辆,到2023实现491万辆,我国汽车出口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汽车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增长的新动能。2023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增速超过传统燃油车,每4辆出口汽车中就有近1辆汽车来自新能源汽车。

  亮眼成绩背后是“硬实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不仅“脚步更远”,出口国家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欧美发达经济体逐步成为目标市场。

  无论一汽、上汽、奇瑞等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纷纷加快进军海外市场。去年奇瑞控股集团出口汽车超93.7万辆,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名。

  “我们要打破中国品牌‘廉价’的陈旧观念。”一汽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大勇说,红旗品牌主动选择发达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并在沙特、挪威等17个国家开辟销售渠道。

  令人欣喜的是,伴随整车出口提速,产业链也在加速“出海”。动力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出口份额开始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汽车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消费者也越来越青睐中国制造。“四年前刚开始销售MG时,我们门店每月大约销售60辆汽车,现在每个月可以销售150辆,这让我们很惊喜。”澳大利亚一家MG汽车经销商负责人帕斯夸莱说。

  我国汽车走出去,还呈现出“量价齐升”特点,2023年汽车出口均价同比上涨。“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很好,能够生产出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产品,所以会得到国外市场的青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说。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创新高 体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

  回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市场渗透率从0到1%用了10年,从1%到5%用了3年,从5%到15%用了1年,从15%到30%用了2年,进入了实用主义者购买阶段。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5.7%,提升8.1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一路疾驰底气何在?“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助力中国汽车工业‘换道超车’。”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韧性强、产业链优势明显,技术持续注入发展动能,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构建发展“支撑轴”。“近年来,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措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出台配套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

  产业合作,演绎反向合资新范式。冬日的长春,室外冰天雪地,室内热火朝天。作为德国奥迪品牌在中国设立的首家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工厂,计划投资额超过300亿元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加紧建设,预计2024年底投产,年产能超过15万辆。

  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塑造的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吸引来奥迪、大众、宝马、沃尔沃等全球汽车厂商反向加码投资中国。在标普全球汽车大中华区汽车分析联合总监陶杲看来,过去外方出技术,中方出市场、出人,现在可能是中方自主品牌出技术,外方出产能、出人。

  锻长板、补短板。持续激发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潜力,不断优化充电桩布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更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正是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前的“必修课”。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正是一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其中新能源汽车为中国汽车产业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良好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稳健恢复,汽车市场需求增长势头显著,中国车市将进入年销3000万辆的新阶段。”许海东说,2024年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依然是中国汽车业的主要驱动力。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宗巍、高亢、吴慧珺、周蕊、张建)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5日 03版)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学雷锋 在行动

  • 宁夏银川:专场招聘助力妇女就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甲烷(CH4)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释放的主要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剧烈且排放点分散。
2025-03-04 09:09
3月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2025-03-04 03:20
科普是国家创新的“基石”,是强国建设的“底色”。2024年,我国科普事业迈进了一大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为科普工作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2025-03-04 05:35
记者3日从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上获悉,我国在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超520万人,科技志愿队伍超11万个,年均开展活动30余万场,彰显出科技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蓬勃活力。
2025-03-04 03:20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2025-03-03 09:02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2025-03-03 0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