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的背后深意
首页> 科技频道> 评论 > 正文

“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的背后深意

来源:光明网2024-02-07 09:06

  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技术的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截至目前,农作物育种大体上经历了自然选择、杂交育种、生物育种阶段,未来极有可能进入智能育种时代。通过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生物育种不仅能提高作物的产量,还能增强抗病抗虫性,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这也正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全球范围内,转基因技术是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产业影响最大的现代生物技术。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都在大力推进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如果我们不能跟上这个步伐,恐怕会在全球农业竞争中处于被动。

  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国,中国的农业发展不仅关系到14亿人的饭碗,也影响着全球粮食安全。发展生物育种,不仅是我国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应对全球农业竞争的迫切需求。

  生物育种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推动了生物育种技术的进步。我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一;我们成功破解了多种农作物的基因组,为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我们在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等领域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为改良作物品种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当前,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正有序推进。以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为例,从2021年在科研试验田开展,到2022年扩展到内蒙古、云南的农户大田,再到2023年试点范围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省20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转基因玉米大豆抗虫耐除草剂性状表现突出,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除草效果在95%以上;转基因玉米大豆可增产5.6%至11.6%。

  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种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就在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批准发放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等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其中包括26家企业获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这也意味着转基因种子即将进入市场化,转基因商业化进程正稳步推进。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将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做出更大贡献。(作者: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明日召开!敬请关注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 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量子信息革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