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哈喽,今天我们跟大家聊一聊现代特种部队人手一根的枪带。初始的双点带,没有调节功能,所以最开始士兵们并不喜欢一直把枪带挂在身上,只有在需要腾出双手进行操作或者攀爬的时候,将枪挂在身体侧面或者后面。
随后进入特种作战盛行,也就是短平快的CQB时代,MP5等SMG冲锋枪开始出现,相应的,被诟病为过度设计的三点带也出现了。三点带在枪上的锚点太多,虽然是可以调节,也可以换肩使用,但是当士兵身上有着整套装备的时候,容易产生勾挂风险。
三点带由于过于复杂,肯定是要被淘汰的,随后枪带根据使用场景出现了细分,出现了极度适合CQB作战的单点带,方便换肩,也支持特殊情况临时换手枪,不过单点的缺点也很明显,当双手离开武器时极度不牢固,在身前一直摇摆不定,所以当需要做下蹲拖拽或者攀爬的时候非常不方便,所以需要附加的装备比如泰坦收束带来保持武器稳定,这就变得相对复杂。
特种部队基于之前的经验,反馈给装备公司,设计出来这样的枪带,也是现在应用场景最多的战术双点带,可以在单双点的状态下进行切换,可以解放双手,快速切换副武器并保持在身边的稳定,可以通过快速的挂环从双点变成单点进行CQB形态,也可以变为双点方便携行,这种可调节的设计可以符合很多种使用方法,比如拉紧后稳定且减少占用面积,放长后可以自由换手增加武器持握自由度。
这种战术双点枪带深受现代特种部队作战人员的喜爱,这种可以调节的枪带系统由维京战术的KYLE LAMB设计出来,也就是久负盛名的VTAC枪带,随后各个品牌都出现了类似系统的战术双点带,由此可见这个设计的成功地位,但是每个品牌都或多或少进行了一些区别设计,美其名曰改良,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加一个可变长度的把手,顶多在多加一个锚点可以快速组合变成单点带。
我手边的就是我经常使用的几款战术双点带,现在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平时训练时的用法。
首先就是安装位置,通常前方我会安装在靠近鱼骨后端的位置,尾部安装在尾托上,即使临时找不到QD环或者链接装置,我也可以直接缠绕在鱼骨上,很方便,尾部同样可以直接穿在尾托上,像这样穿成环,在换肩的时候可以灵活运动。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有人会喜欢把前面的锚点放在靠近枪口的位置,虽然这样有辅助控制枪口指向的作用,但是对我来说会让我控制鱼骨周围的各种按钮的时候变得没有信心,而且有的配置我会把灯放在三点钟方向,也就是护木的左侧,这显然就会互相影响了。
然后就是我比较习惯的几种使用方法,通常我会将枪带从我辅助手的腋下穿过,拉紧后自然放下枪,这就是我在放松的时候的携行方式,而且这样也可以迅速回到射击姿势。
当我已知要进行射击,我会将调节带松开,进入准备状态,这样活动范围更大,也更有利于进行主副武器的转换。
当我知道有可能要进行换肩动作的时候,我会将辅助手抽出来,将枪带挂在脖子上,这样可以方便进行换肩的动作。
当我需要切换副武器的时候,我习惯将武器反折,这样枪带的张力会将武器紧紧贴住我的身体,减小晃动,并且为副武器的出枪留出更多的空间。
来到枪带最有用的作用,就是可以帮助腾出双手工作,假如地上有伤员,如果你直接将枪放下来,枪口有可能就会碰到伤员,造成危险,所以通常我们会要求枪要收纳到背后,这里就有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枪口向上,这很方便快速,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枪口在弯腰的时候很容易扫到身边的人,而且当你需要将武器拿回来时也会容易扫到别人,我推荐的方法时先将辅助手抽出来,来到枪带的自由状态,辅助手握紧护木,这时主手绕过枪带,接过护木,将枪冲下放置到身后,这样的好处就是方便枪口管理,不容易误伤,其次就是拿回来的时候可以更好的管理枪口,更加安全。
枪带的出现让士兵对于枪的操作更多样化,也更利于在不同场景下的战术动作可以更安全,方便。
出品:科普军营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制片人:战钊
科学审核:费伯禹(军事内容资深编审)
科普主讲:李成辉(超级战术频道主理人)
导演:金赫
后期:李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