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WE2024|华为邵洋:好的全屋智能要满足七大特点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AWE2024|华为邵洋:好的全屋智能要满足七大特点

来源:光明网2024-03-16 15:37

  3月14日,2024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 2024)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作为AWE2024的重头戏之一,在次日举办的“未来家 瞰见幸福”高峰论坛上,华为终端BG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以“华为全屋智能 遇见未来家”为主题,剖析了空间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并宣告华为将开启“作品时代”,定义9个未来作品,同时,还将推出华为全屋智能设计师开放平台。

AWE2024|华为邵洋:好的全屋智能要满足七大特点

  四大智能化时代,空间智能破局地产之困

  在演讲中,邵洋总结了四大智能化赛道。他认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智能化的洗礼,包括以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个人智能化、以新能源自动驾驶为代表的出行智能化、以AI为原动力的生产力智能化,以及以全屋智能为代表的空间智能化。在邵洋看来,空间智能化蕴含了巨大潜力和强大的发展动能。

  邵洋表示,空间是最大的产业之一,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其中,最长的时间永远是生活在空间里,钱花得最多的也是在空间之上。空间是拥有价值最多的一个产业,而空间正在等待着“智能化”。

  空间智能化是一个万亿级的新赛道,也是以科技赋能人民“好房子”的关键变量,在地产行业处于下行周期的当下,其价值愈发凸显。邵洋表示,如果说空间智能化在过去是一种趋势,在今天它就是一种非常迫切的需要。如果地产行业遭遇风险挑战,我们需要用一种“润滑剂”把它驱动起来,让这个机器持续地工作,而这个“润滑剂”,最好的方式就是空间智能化。

  “七特”打造华为全屋智能新体验,共同遇见未来家

  在空间智能化加速,以及地产行业急切需要新的增长点的当下,如何定义“好房子”、定义什么是“好的全屋智能”,成为亟待解决的标准及课题。基于此,邵洋在论坛上总结了华为全屋智能着力打造的七大关键特点,即稳定性、易安装、易用性、高级感、灵活性、低成本、生命周期有保障。

  邵洋介绍,华为全屋智能正是通过这“七特”来定义并打造优质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稳定性方面,通过创新的PLC有线连接,华为全屋智能提供了99.99%稳定性的连接方案,产品也均经过严苛品控;易安装方面,华为全屋智能通过PLC通讯、高集成小型化主机等方案,实现了布线简单、节省成本等多重价值;易用性方面,华为全屋智能的智能中控屏S2、智慧语音、智能开关 蒙德里安、智能MINI Pro、毫米波雷达AI传感器等多种交互设备,实现了简单低门槛;高级感方面,华为全屋智能的智能开关蒙德里安、智能MINI Pro等产品智美兼备的同时,还通过丰富的照明、影音子系统,多维度打造出色的感官盛宴;灵活性方面,华为全屋智能1+2+N架构,为全屋智能的不断扩展提供了可能,十大子系统能够不断延展丰富,常用常新,并拥有海量丰富的品牌品类供选择。超级快控功能则让用户得以自由定义家庭智慧场景;经济性方面,华为全屋智能同步PLC及AI传感等解决方案,不仅能节省布线,更大幅实现了全屋节能,并以全链路低成本投入为导向;生命周期保障方面,背靠华为品牌保障的同时,华为全屋智能也已在全国开设了328家华为全屋智能授权门店。

  在AWE 2024现场,华为以超1500㎡的超大展区完整展现了具备“七特”优势的华为全屋智能。邵洋在演讲中介绍的全屋音乐、AI辅助康养传感器等黑科技方案也纷纷亮相展台,展示了华为全屋智能全场景互联互通的智慧体验,让用户在这里“遇见未来家”。

  打造空间作品,重塑未来空间智能

  在“七特”体验全面夯实以外,邵洋在此次高峰论坛上,也正式预告了华为全屋智能即将到来的“作品时代”,以优秀的空间智能作品致敬时代,把空间以一种巅峰性体验、完整性交付、所见即所得的方式交付给用户。未来之家、可变空间、未来民宿、未来酒店等内容,均已经破势而来,华为将通过智能重塑人类赖以生存的各个空间。邵洋认为,通过设计师赋能与设计师作品发布平台的设立,华为更将从产业角度担起生态建设的责任,用生态和产业力量重塑空间。

  正如邵洋所言,华为全屋智能仍在不断探索中,在“作品时代”,华为将召集全国优秀的设计师,帮助他们打开想象力,为空间带来真正的体验变化。(永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