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空间站的“机器护工” ————在轨服务
首页> 科技频道> 国防军事 > 正文

空间站的“机器护工” ————在轨服务

来源:光明网2024-03-21 14:15

  在轨服务是指在空间为有人或无人的航天器提供服务。最早的在轨服务发生于1973年,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在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上成功实现,两批美国航天员出舱对舱外热控和太阳电池翼进行了成功的维修,挽救了重达一百吨的“天空实验室”。受制于技术,早期的在轨服务均是采用类似的方式。相较于人工操作,机器人操作模式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因而逐渐成为在轨服务领域的研究对象,受到市场的青睐。2000年后,基于机器人操作模式的在轨服务技术得到空前关注和发展。

空间站的“机器护工” ————在轨服务

在轨服务概念图

  在轨服务主要包括三大应用。第一,在轨延寿,包括在轨加注和在轨维修,以在轨加注为主。随着在轨卫星资产不断增加,而通常在卫星燃料寿命末期,天线、有效载荷等其他部件还可继续使用,如果利用空间飞行器进行在轨补加,或为目标卫星提供动力系统,则可以相应延长卫星的寿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轨延寿包括在卫星寿命到期后通过接管轨道保持和姿态控制功能来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加注燃料来恢复推进剂的储备等服务,一般可延长高轨通信卫星寿命三到五年。低轨通信卫星由于造价较低,限制了低轨在轨延寿市场的发展,因此中、高轨在轨延寿市场在未来更具前景。

空间站的“机器护工” ————在轨服务

诺斯罗普-格鲁曼在轨延寿飞行器-2 (MEV-2)

  第二,空间碎片及失效航天器清理。随着经济、国防、科研的需求,形形色色的航天器来到了地外空间,除了地外探索,如火星、月球探测等,大多数卫星都集中在地球周围,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碎片。这些“太空垃圾”以接近3万公里的时速运行,对卫星、火箭、空间站构成一定威胁,平均每年就会有一颗卫星被太空碎片击毁。同时太空中还存在失效的航天器,也会对其他在役航天器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对空间碎片及失效航天器进行清理具有必要性。

空间站的“机器护工” ————在轨服务

空间碎片

  第三,在轨制造。在轨制造是指在太空中根据需要制造部件,这项技术提升了处理未预见挑战时的适应性,也使发射时携带尽可能少的部件成为可能。这一技术现阶段尚不成熟,主要包括在轨3D打印、在轨焊接、原位制造等,其中在轨原位制造技术主要是指在空间站、月球、火星及其他太空基地表面利用其自身原材料来进行零件制造的工艺。

空间站的“机器护工” ————在轨服务

国际空间站软钎焊试验

  在轨服务是航天发展的未来趋势和必经之路,现阶段已愈发广泛应用于空间任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不远的将来,在轨服务不仅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在促进国防建设、空间技术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焦子原 金赫)

  科学把关:费伯禹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互联网大会线上有奖答题

  • 快乐学艺度暑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2024-07-04 20:26
7月1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储存环完成全环真空闭环,标志着储存环全环贯通,进入联调阶段。
2024-07-04 08:11
据介绍,嫦娥七号任务已经遴选了6台国际载荷;嫦娥八号任务向国际社会提供约200公斤的载荷搭载空间,已收到30余份合作申请。
2024-07-04 08:11
自黄河站2004年建站以来,中国科研人员持续监测北极环境变化,收集冰川、陆地生态、海洋生态、空间物理等方面的数据。
2024-07-04 08:10
专家提醒,对于一些气道高敏、有哮喘病史的孩子,这类刺激性气体可能会诱发气道痉挛,引发哮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急性肺水肿。
2024-07-04 08:07
连日来,我国北方持续受到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影响。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等地接连出现了40℃至43.3℃的极端高温,同时,我国山东、河北、天津、江苏等地的2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也突破了6月上旬的极值
2024-07-04 06:35
“极地”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2024-07-04 06: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日消息,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80后”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4-07-03 04:45
智能检测、智慧监管、可视化粮库……粮食储备,越来越智慧化。
2024-07-03 10:24
“野外踏青也可点外卖,几分钟就能送到!”在四川成都彭州市郊外山区深处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谭晓雪打开“送吧空运”手机小程序,点了一杯咖啡。不到十分钟,一架无人机稳稳降落在面前的平台,打开货箱,一杯咖啡安放其中。
2024-07-03 04:45
近期,运动状态下的心源性猝死引发关注。专家提醒,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人人都应该掌握。
2024-07-03 10:25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4日开幕,今年大会出现不少“新面孔”,大模型带动下的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市场上找到落地方案。
2024-07-03 10:24
该同传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正来自于不久前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2024-07-02 08:58
科研团队通过改进编码模型、引入冗余核苷酸和设计索引技术,实现MRI数据可靠归档和检索。
2024-07-02 08:58
日前,在北京亦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创新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全球企业发布“招贤榜”,推动建设“人工智能之城”。
2024-07-02 04:05
近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发,让科学教育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024-07-02 04:40
1日,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接棒风云三号C星,开展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业务。根据部署,F星将尽快与其他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组网业务运行,
2024-07-02 04:05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33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涉及定位导航、海洋观测、新能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这是新修订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自2024年5月1日施行以来,该局发布的第一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2024-07-02 04:05
大位移井技术是有效开发动用海上边际油田储量的利器,采用大位移井技术可节省40%左右的投资费用,这使得一些油田重新具备了开采的价值,该技术可扩增南海东部边际油田储量超5000万吨。
2024-07-01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