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净水机鲜活水技术标准立项启动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净水机鲜活水技术标准立项启动

来源:光明网2024-05-15 21:16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饮水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从只关注饮水健康这一个维度,到如今对健康、口感、新鲜度等有了全面的需求。

  据奥维云网调查显示,净水机消费者关注度前三的需求分别是:更安全、更健康和口感更舒适。那消费者在购买净水机的时候,如何评判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出水是否口感好呢?这亟需行业出台标准来进行规范和指导。

  5月15日,净水机鲜活水技术标准立项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现场发布净水机设备陈水处理技术规范,并协同海尔净水、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共同启动净水机鲜活水技术标准立项。

净水机鲜活水技术标准立项启动

  “在净水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注意到,当前行业内水平层次高低不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缺乏相关的标准来进行评价。”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葛丰亮谈及鲜活水标准的重要意义时表示,标准的制定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优质的饮用水,有效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秘书长宫赤霄也表示,行业在积极革新技术,各品牌相继推出鲜活水概念,如何对这类技术进行规范评价,标准制定迫在眉睫。“从标准的制定意义可以看出,这一标准意在解决净水机陈水的安全、健康、口感等痛点,让用户能够喝到鲜活、甘甜、安全的饮用水。同时,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对饮水安全存在的一些疑虑,也可以通过标准得到解决。”宫赤霄表示,将邀请专家、学者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确保其权威性和可信度。

  标准和技术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标准的确立推动行业相关技术发展,而发展后的新技术实力又让标准得以继续升级。在这一利好用户的循环之中,考验的正是品牌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创新能力。

  发布会现场,海尔净水展示了实现鲜活净水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据介绍,方案核心为“纯、鲜、净、爽”四大技术。其中,“纯”代表了“过滤彻底的纯净水”,采用顶配8级精滤,去除104种有害物质,饮水更加纯净健康;“鲜”代表了“随时直饮的新鲜水”,利用纯水回流技术让管道内的饮水十分钟循环一次,24小时任何时候接到的第一杯水都是鲜活饮水,不再需要提前放掉长时间静置后被污染的陈水再接水;“净”代表了“全水路洁净的安全水”,利用抑菌技术抑制滤芯内细菌滋生,且全水路无双酚A,从制水到出水全流程、全时段安全,母婴家庭等用户无须担心饮用水滋生细菌伤害身体,可安心饮用;“爽”代表了“口感清新纯粹的活力水”,采用进口斯里兰卡椰壳活性炭,高碘值、高吸附力,二次改善影响口感的有机物,在冲泡茶水、咖啡等对水质口感要求较高的场景下也可以满足需求,释放出茶饮的最佳香气。

  在研发创新方面,海尔净水还率先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5G智能制造互联工厂,以及全球领先的高精尖净水研发实验室,集合产、研、测能力于一身,并结合国际一流的净水专家团队,确保海尔净水在创新、智造、标准方面都处引领地位。其中,海尔净水整合到的韩国东丽卷膜技术,就实现了高脱盐和高通量的双升级。

  现场还启动了以“智净未来 开启净水鲜活时代”为主题的海尔净水&京东鲜活水联合推广活动。(肖春芳)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网络法治30年,这些热词与大家息息相关

  • 古蜀文明宝藏“组团”进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