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家与学会|何满潮院士: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躬身耕耘
首页> 科技频道> 学会动态 > 正文

科学家与学会|何满潮院士: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躬身耕耘

来源:学会服务3652024-05-31 11:20

  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党的全面领导和国家的全力支持下,众多科学家心怀祖国、集智攻关,促进我国科研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学家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合作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让我们步入科学家与学会的精彩世界,聆听他们激荡人心的成长华章。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于1985年3月正式成立

是服务于全国岩石力学与

岩土工程领域科技工作者的

学术性群众团体

科学家与学会|何满潮院士: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躬身耕耘

他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第九届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他的学术成就不仅推动了学科的进步

也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声誉

他就是何满潮院士

科学家与学会|何满潮院士: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躬身耕耘

  何满潮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与学会的不解之缘

  何满潮是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致力于煤矿软岩工程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并且在软岩巷道工程研究、露天矿软岩边坡工程研究、地热工程研究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何满潮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结缘,要从一个项目说起。

  1990年,何满潮到广西参与了那龙二号井的软岩巷道支护研究。在他参与项目之前,由于巷道的塌方问题和大变形问题,矿井的修建工作已经进行了8年,但却连第一步打通巷道的工作都没有完成。原来,矿井的修建地附近都是软岩,土质十分松散,导致巷道一通就塌,工程无法推进。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何满潮作为第256名专家加入了该项目,他到实地调研了三个多月,结合地质和力学研究这个问题,之后仅用了1年的时间就把巷道打通了,成功解决了当时我国岩土工程界一个老大难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第三届理事长孙钧院士鉴定这个项目的结果是“国际水平”,这样至高的评价让何满潮至今仍然记忆深刻。

  孙钧院士对何满潮专业能力的肯定让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信心十足,同时他也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这样的“国际水平”。因软岩项目与孙钧院士的相识,为何满潮进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提供了前提条件。

  1996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专委会成立,孙钧院士提名何满潮担任软岩工程专委会副主任。担任该职位以来,何满潮兢兢业业、贡献突出,于2016年被选举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候任理事长,并于2020年,当选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创新管理促进学会发展

  何满潮在学会的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的创新想法,自从何满潮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和党委书记后,在他的带领下,学会做了多方面的创新,比如,搭建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平台、培养共产主义萌芽式干部等。何满潮认为,学会必须抓党建,提出了“学会抓党建,就是抓科技创新”的理念。

  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学会在多方面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对现有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周到服务和帮助,对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和培养,尤其对于后者,学会积极作为、快速行动,采取了诸多措施和方法。

  搭建青年科学家平台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搭建起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平台,并且还重点将青年学生纳入到平台交流范围,打破了以往会议、活动青年学生参与难的状况,将他们带入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的最前沿。何满潮创办了China Rock学术会议品牌,提出“服务青年、服务未来、为历史负责”的办会理念,设置“主会场+分会场+卫星会场”三级会场模式,主会场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中心会场面向具有各地域特色的国家重大工程和岩石力学问题;卫星会场面向高校学生,最大限度做到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会全覆盖。会议质量高、专业度强,获得了青年学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岩石力学、钻研岩石力学的积极性和决心。

  选拔共产主义萌芽式干部

  学会通过较为苛刻的筛选条件选拔出共产主义萌芽式干部,然后以举办国际学术年会的形式,为他们提供接触当下最前沿岩石力学科学技术的机会,从而增长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做科研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与对未来的信心。学会所举办的有关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国际学术年会,专业度和声誉极高,众多当下顶尖且著名的岩石力学人物云集会议。比如,有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主席、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等,且有诸多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有建树的其他重量级国内外科学家在大会上做报告,这对于我国共产主义萌芽式干部来说,是增长眼界、提高专业知识、快速成长的绝佳机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特别重视党建工作,致力于动员全体岩石力学工作者,把他们最好的智慧、最佳的技术、最优的才能贡献给国家的岩石工程事业,攻克岩石力学前沿科学的关键问题,专注打通卡脖子工程,为国家建设服务。

未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将培育更多新生科学家

将持续引领着岩石力学领域的发展潮流

为解决全球性的岩石工程挑战

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本文节选自《学会缘科技情——科学家与学会的故事》(第二卷),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编著,《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制作。

  (内容发表自“学会服务365”公众号)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