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惕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体风险”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警惕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体风险”

来源:新华社2024-07-17 17:38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彭茜)一群证券交易机器人通过高频买卖合约在纳斯达克等证券交易所短暂地抹去了1万亿美元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使用的聊天机器人提供了过时的药品审核信息,美国一位资深律师没能判断出自己向法庭提供的历史案例文书竟然均由ChatGPT凭空捏造……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表明,智能体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图为2023年11月2日,在英国布莱奇利园,一名参会者经过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的宣传展板。(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智能体进入批量化生产时代

  智能体是人工智能(AI)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行动的智能实体,它可以是一个程序、一个系统或是一个机器人。

  智能体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算法,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通过这些算法,智能体可以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并改进自身的性能,不断优化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智能体还可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灵活的调整,适应不同的场景和任务。

  学界认为,智能体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质:

  第一,可根据目标独立采取行动,即自主决策。智能体可以被赋予一个高级别甚至模糊的目标,并独立采取行动实现该目标。

  第二,可与外部世界互动,自如地使用不同的软件工具。比如基于GPT-4的智能体AutoGPT,可以自主地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编写代码和管理业务。

  第三,可无限期地运行。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乔纳森·齐特雷恩近期在美国《大西洋》杂志发表的《是时候控制AI智能体》一文指出,智能体允许人类操作员“设置后便不再操心”。还有专家认为,智能体具备可进化性,能够在工作进程中通过反馈逐步自我优化,比如学习新技能和优化技能组合。

  以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LM)的出现,标志着智能体进入批量化生产时代。此前,智能体需靠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人员历经多轮研发测试,现在依靠大语言模型就可迅速将特定目标转化为程序代码,生成各式各样的智能体。而兼具文字、图片、视频生成和理解能力的多模态大模型,也为智能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它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看见”虚拟或现实的三维世界,这对于人工智能非玩家角色和机器人研发都尤为重要。

  风险值得警惕

  智能体可以自主决策,又能通过与环境交互施加对物理世界影响,一旦失控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威胁。哈佛大学齐特雷恩认为,这种不仅能与人交谈,还能在现实世界中行动的AI的常规化,是“数字与模拟、比特与原子之间跨越血脑屏障的一步”,应当引起警觉。

  智能体的运行逻辑可能使其在实现特定目标过程中出现有害偏差。齐特雷恩认为,在一些情况下,智能体可能只捕捉到目标的字面意思,没有理解目标的实质意思,从而在响应某些激励或优化某些目标时出现异常行为。比如,一个让机器人“帮助我应付无聊的课”的学生可能无意中生成了一个炸弹威胁电话,因为AI试图增添一些刺激。AI大语言模型本身具备的“黑箱”和“幻觉”问题也会增加出现异常的频率。

  智能体还可指挥人在真实世界中的行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机构专家近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管理高级人工智能体》一文称,限制强大智能体对其环境施加的影响是极其困难的。例如,智能体可以说服或付钱给不知情的人类参与者,让他们代表自己执行重要行动。齐特雷恩也认为,一个智能体可能会通过在社交网站上发布有偿招募令来引诱一个人参与现实中的敲诈案,这种操作还可在数百或数千个城镇中同时实施。

  由于目前并无有效的智能体退出机制,一些智能体被创造出后可能无法被关闭。这些无法被停用的智能体,最终可能会在一个与最初启动它们时完全不同的环境中运行,彻底背离其最初用途。智能体也可能会以不可预见的方式相互作用,造成意外事故。

  已有“狡猾”的智能体成功规避了现有的安全措施。相关专家指出,如果一个智能体足够先进,它就能够识别出自己正在接受测试。目前已发现一些智能体能够识别安全测试并暂停不当行为,这将导致识别对人类危险算法的测试系统失效。

  专家认为,人类目前需尽快从智能体开发生产到应用部署后的持续监管等全链条着手,规范智能体行为,并改进现有互联网标准,从而更好地预防智能体失控。应根据智能体的功能用途、潜在风险和使用时限进行分类管理。识别出高风险智能体,对其进行更加严格和审慎的监管。还可参考核监管,对生产具有危险能力的智能体所需的资源进行控制,如超过一定计算阈值的AI模型、芯片或数据中心。此外,由于智能体的风险是全球性的,开展相关监管国际合作也尤为重要。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开往春天的列车

  • 污水变资源 微藻“显神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