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戴厚良:把科技创新放到“国之大者”中谋划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戴厚良:把科技创新放到“国之大者”中谋划
【科学留声机·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http://recordcdn.quklive.com/upload/vod/user1587016609771948/1722395004970117/origin.mp3

戴厚良:把科技创新放到“国之大者”中谋划

来源:光明网 2024-07-31 10:42

  【科学留声机·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听科学家声音、读科学家故事、悟科学家精神,听众您好!欢迎收听光明网科学文化音频节目《科学留声机》。《科学留声机》推出的全新系列——《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将为您解读《光明日报》同名专栏系列文章,感受两院院士闪烁科学之光、浸透报国之志的思想、智慧与情感。今天,让我们听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对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解。

戴厚良:把科技创新放到“国之大者”中谋划

戴厚良院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作为能源领域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胸怀“国之大者”,勇当“开路先锋”,做好“助推引擎”,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奋力谱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石油篇章。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牢记“国之大者”,坚定科技报国信念。戴厚良认为,科技创新事关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未来主导权。中国石油深刻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考量、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科技创新放到“国之大者”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立足石油天然气领域,加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最近三年来,中国石油在超深超高压天然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百万吨级乙烷制乙烯成套技术、绿氢制备储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打破了这些技术“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基本实现从跟跑为主、局部领先,向部分领跑、整体提升的转变。同时,中国石油加快推进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化工新材料这两个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建设,授权的专利数量处于央企前列。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当好“开路先锋”,把握科技突破方向。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能源行业的电动革命、市场革命、数字革命、绿色革命方兴未艾,新能源发展进程超出预期,终端能源再电气化速度明显加快。因此,必须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差距,把握好“弯道超车”的机会。

  中国石油从“支撑当前”“引领未来”两个层面出发,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工程转化,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将创新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坚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努力为公司的未来业务创造新知识、储备新技术,用战略研究成果引领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底,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重油加工基地——广东石化全面投入商业运营、我国第一口万米科学探索井深地塔科1井正式开钻,成为新时代中国石油科技自立自强的标志性工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还要强化“助推引擎”,打牢科技自强根基。戴院士说,要从严管理出效益、精细管理出大效益、精益管理出更大效益,首先就要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中国石油坚持打造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的目标,健全完善价值型总部、专业化管理、所属企业三级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研究院和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工程,不断优化科技条件平台布局。另外,还调整优化了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完全项目制管理、三级经费投入等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以创新质量和价值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放合作、数字化转型协同推进等机制,努力让机构、项目、资金这些要素充分活跃起来。

  中国石油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快建设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示范团队、青年科技人才梯队,通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正如戴院士所说,要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要胸怀“国之大者”,将科技创新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进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感谢您收听本期《科学留声机》,我们下期见!

 

监 制

丰捷 宋乐永

策 划

战钊 林佳欣 焦子原

统 筹

陈海波

播 音

李春剑

文 案

刘峻宇(实习)

制 作

刘峻宇(实习)

来 源

《光明日报》

出 品

光明日报科技部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 责编:蔡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