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更强产品力释放数字经济焕发新动能
首页> 科技频道> 评论 > 正文

以更强产品力释放数字经济焕发新动能

来源:光明网2024-08-15 17:10

  近期,腾讯、美团等多家中国平台企业发布财报。以腾讯为例,经营利润增速达到27%,连续跑赢营收增速。平台企业的财报充分反映出其收入结构的优化和盈利质量的提升,而这背后是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势头。据统计,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速,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1.5%,这一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平台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平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数字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平台经济。平台经济作为数字时代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已经渗透到个人消费生活、金融、物流、教育等诸多方面,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消费习惯和社交行为,对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贯通经济循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因支付习惯不同,部分外籍来华人员遭遇支付难问题,影响了外籍来华人员的来华意愿。而在微信等支付平台帮助下,支付体系不断完善,吸引外籍来华人员的堵点被打通。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大幅提高,2024年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4倍;交易9000多万笔,金额140多亿元,均同比增长七倍。

  平台企业稳增长的背后,是平台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大量持续投入,仍以腾讯为例,二季度的研发开支达到了172.77亿元,自2018年至今六年多研发投入超过3026亿元。平台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焕发出数字经济的“产品力”。从具体产品来看,电商层面,拼多多的TEMU在海外取得不错增长,互动文化产品层面,腾讯的海外游戏业务同样取得9%的增长,例如《王者荣耀》6月以来在东南亚市场名列第一,早已迈向成为成熟的国际游戏公司。以数字经济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一款产品来说,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进一步增至13.7亿,但平台并未止步于此,在持续运营视频号、小程序交易生态中,进一步链接广大创作者、开发者和实体商家。持续创造链接的背后,是平台产品能力的持续提升。

  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对经济的重要驱动作用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能够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能够不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正是着眼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擎作用,以数实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进而带动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

  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实体经济是坚实支撑,数字经济是重要驱动力量。从近期密集发布的中国平台企业财报数据中,也能看到数实融合的最新进展数据,例如这一季的腾讯财报中,可以看到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为代表的数实收入二季度达到504亿元,同比增长4%,在自研业务扩充,SaaS、PaaS商业化加速等驱动下,企业服务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这背后是包括越来越多的实体制造企业正在使用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的服务,来增强自身的运营效率、业务实力。在数字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的背后,在行稳致远的中国经济这艘大船上,数字经济不断“抽枝开叶”,可以看到基于平台所形成的内容生态、技术生态和产业生态,仍在蓬勃向上。

  当下,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形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尤为重要。一方面,着眼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大量涌现,进一步拓展数实融合广度和深度,要优化数字产业化支持政策,加大对数字技术创新平台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深化数字技术领域产学研深度,打破制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

  另一方面,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是关键,与世界数字经济强国相比,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有较大差距。这要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关,突破解决技术“卡脖子”等现实问题,为数实融合打破技术瓶颈。

  以平台经济为特征的数字经济之所以能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包容审慎、鼓励创新的政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零和博弈的竞争关系,二者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要以呵护和推动的态度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传统监管向新型的包容审慎监管转型,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李一陵)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三届链博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 “和平颂”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