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六大AI巨头齐聚,与联想加速AI下半场落地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全球六大AI巨头齐聚,与联想加速AI下半场落地

来源:光明网2024-10-16 10:55

  10月16日,联想集团在Tech World上公布了下一阶段Smarter AI for All愿景,并展示了全面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和设备组合,为全球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带来了转型和切实的投资回报,同时,联想集团还宣布了一系列关键性新技术。

  今年以来,联想集团进一步将混合式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私有云和公共云、个人和企业解决方案的无缝、安全集成。此次宣布的新技术包括:推出面向企业的联想Hybrid AI Advantage(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新一代联想Neptune海神液冷服务器;最新ThinkPad X1 2合1 Aura Edition AI PC、联想AI Now、联想Learning Zone(AI学习)软件平台;以及通过人工智能对社会影响的概念验证。

全球六大AI巨头齐聚,与联想加速AI下半场落地

  “在去年Tech World大会宣布的基础上,联想一直在积极向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我们的混合人工智能愿景。”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人工智能正在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力,而联想令这种范式转变得更快、更容易获得、更互联、更可持续。我们的战略是将模块化与定制化相结合,以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为他们量身定制我们的解决方案。”

全球六大AI巨头齐聚,与联想加速AI下半场落地

  联想集团CTO Tolga Kurtoglu博士表示,“我们Smarter AI for All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并释放人类的潜力。”“我们的主要优势在于广泛的产品组合中集成人工智能,从设备上的智能体到更高效的服务器架构。联想还与合作伙伴一起不懈地致力于科学严谨的探索,这使我们能够定义人工智能的未来。”

  混合式人工智能为企业提供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在与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主题演讲中,杨元庆推出了联想Hybrid AI Advantage(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帮助组织快速将智能转化为成果。联想集团与NVIDIA在去年的Tech World大会上宣布扩大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两家公司在全栈人工智能产品组合上的合作,联想集团与NVIDIA的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得以实现,并将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快速便捷地应用于任何地方。

全球六大AI巨头齐聚,与联想加速AI下半场落地

  联想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框架包括新的联想AI Library(人工智能应用库),这是一个人工智能模板的全面存储库,允许企业以最小的复杂性实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涵盖多个行业和业务功能,包括营销、IT运营、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

  联想Neptune海神液冷开启新纪元,为人工智能提供高效的动力

  联想集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从边缘到云的各个方面实现安全、高效的混合基础设施,并为可持续的高性能计算(HPC)运营设定标准。全新的ThinkSystem解决方案系列可提供高达100%覆盖的散热功能,其中包括可将NVIDIA领先的加速计算平台应用于任何规模企业的高效服务器。

全球六大AI巨头齐聚,与联想加速AI下半场落地

  第六代Neptune海神液冷系统现已在联想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中推出,使各地的组织能够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构建和运行加速计算,同时将数据中心功耗降低高达40%。

  更个性化、更高效、更受保护的AI设备、解决方案和概念

  联想在提供多样化的混合式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涵盖了市场上最广泛的产品组合——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混合现实、平板电脑、设备配件到服务器、存储和公共/私有云。现在,人工智能的注入为工作、教育和个人使用提供了高个性化、生产力和前所未有的数据处理保护。

  今天,联想集团公布了下一代个人AI:通过在其产品组合中嵌入人工智能,联想旨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和互动方式,简化流程,促进无缝协作,并专注于极致安全。Tech World 2024上一系列的发布反映了联想致力于推动更智能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有意义的影响并提升用户体验。

全球六大AI巨头齐聚,与联想加速AI下半场落地

  联想AI Now,这是一款将PC变成个性化助手的本地智能体;全新ThinkPad X1 2合1 Gen 10 Aura Edition AI PC,集成了人工智能驱动的功能,可用于混合工作环境;联想Learning Zone(AI学习),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个人教育软件平台。此外,联想还展示了令人兴奋的新概念验证,如联想AI Buddy,一个视觉交互模块,以及先进的技术演示,包括工作站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ThinkShield AI PC安全,展示了其在尖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方面的领导地位。

  摩托罗拉展示了moto ai功能体验,并宣布将很快发布beta测试程序,提升和简化智能手机的每一次交互,包括个人通信的按需摘要、自动识别动作,以及为捕获的内容(如照片)生成的人工智能上下文信息。

  以人为本的发展和突破性的人工智能

  联想还推出了新技术和概念验证,致力于增强人们的能力,保护文化遗产,改善生活。

  联想集团首席安全和人工智能官Doug Fisher表示:“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不会损害我们的价值观和为多元化社区服务的承诺。”“我们时刻将安全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我们评估联想所有的人工智能举措,以确保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优先考虑隐私、透明度和责任的未来。”

  联想推出阿尔茨海默氏症智能(Alzheimer’s Intelligence),这是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痴呆症患者的化身伴侣,它使用精心整理的真实经历数据集,为面临困难诊断的患者提供有意义的支持。

全球六大AI巨头齐聚,与联想加速AI下半场落地

  联想还利用AI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联想集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携手打造“AI赋能智慧应县木塔”项目,联合开发首款基于空间计算AIGC研发的文遗保护解决方案,通过在数字世界中构建“木塔孪生体”,让这座千年木塔在数字世界中真正“活起来”。

  在全球顶级AI合作伙伴和客户社区的参与下,联想集团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超越潜力并获得变革性成果。联想将专业知识、基础设施和不断发展的互联生态系统相结合,与全球顶级合作伙伴一起重新构想工作流程,释放创造力,并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洞察。

  ♦ AMD董事长兼CEO苏姿丰博士:人工智能是我在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重要的技术,它创新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我们可能在过去两年所取得的进展,比前十年加起来还要多。AMD与联想的合作在数据中心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为Cloudflare、Paypal等众多企业客户提供顶尖的计算能力。

  ♦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我们终结了那场旷日持久的争论——X86架构能否拥有出色的电池续航能力?现在,这场争论已经结束了。我们拥有身临其境的用户体验,以及由此实现的全新应用程序。酷睿Ultra与Aura版PC相结合,CPU、GPU和NPU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的优势。

  ♦ 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Meta与联想携手合作,推出了许多卓越的创新成果,将突破性的AI和混合现实技术带给更多人,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智能的未来。同时,基于Meta的大模型进行构建,联想真正将PC转变为更具实用性和个性化的智能设备。我们将发挥彼此的优势,为人们创造新的连接、工作、游戏和学习方式。

  ♦ 微软董事长兼CEO萨提亚·纳德拉:如今,联想与微软全面加速AI的应用,为我们共同的客户创造更高层次的价值。双方正在合作将Azure AI的内容安全功能整合到联想的个人AI智能体中,以协助检测和拦截潜在的风险、威胁以及质量问题。

  ♦ 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智能体与我们的所有员工协同工作,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生产力。我们基本上想要实现的是“超人”式的生产力,因此,所有员工都将得到这些智能体的及时支持,从而提升生产力。接下来,我们也将这样做。而其中最大的机遇便是产业AI,它与机器人技术息息相关,我们正与联想在这个领域展开合作。

  ♦ 高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安蒙:在AI能力的驱动下,今年个人计算领域迎来了最重要的一次转型,AI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与PC之间的交互方式。我们非常自豪能够与联想合作,通过搭载骁龙X系列计算平台的Copilot + PCs产品,将变革性的AI体验带给广泛用户。

  杨元庆表示,当我们站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定义的新时代的边缘时,我们有机会解决一些世界上最紧迫的挑战,比如应县木塔。想象一个科技和人类共同繁荣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如果我们选择采取行动,就可以实现这一愿景——Smarter AI for All。(科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清洁能源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 春到沙湖迎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随着AI技术的突破,气象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提高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水平。2023年,《科学》杂志将“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评为世界科学十大进展,同年我国主导的AI大模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这些里程碑既展现了大气科学与AI融合的潜力,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创造了新机遇。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越快,公众的期待与担忧越是急剧上升。如何平衡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如何缩小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成为今年论坛上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
2025-03-27 05:1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如何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亮明身份”,不再“真假难辨”?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难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养老领域,养老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居家生活,因此智能养老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手段。
2025-03-27 05:10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