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双十一选购攻略:华为鸿蒙智能门锁怎么选?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双十一选购攻略:华为鸿蒙智能门锁怎么选?

来源:光明网2024-10-22 11:53

  “史上最长双十一”已经拉开帷幕,智能家居市场再次迎来消费热潮。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智能门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据市场调查公司Market.us预计:智能门锁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24.9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82.1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6%。GFK调研数据显示,高达62%的中国消费者有意愿购买智能门锁,位居智能家居品类第一名,其购买意愿度甚至可以和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相媲美。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琳琅满目的产品选择,消费者如何在双十一期间挑选到一款既安全又便捷的智能门锁?华为鸿蒙智能门锁凭借其卓越的自研技术、深度的鸿蒙生态整合以及全面的安全性能,成为众多家庭的首选。

  自研技术+鸿蒙生态,打造智能门锁新标杆

  作为华为全屋智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为鸿蒙智能门锁集成了华为在智能设备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技术创新。华为也是业界唯一一家智能手机和智能门锁相关算法完全自主研发的公司,支撑华为手机成功的主要技术积累和要素,几乎都可以适配到智能门锁上。

双十一选购攻略:华为鸿蒙智能门锁怎么选?

  双引擎AI指纹解锁

  华为搭载的HarmonyOS分布式系统,实现了门锁与家中其他智能设备的无缝连接,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华为智能门锁和华为智能门锁SE猫眼版采用业界独创双引擎AI指纹解锁,可以像显微镜一样读取肉眼无法识别的孤立点、短纹,进行智能增强修复识别,破解老人、小孩指纹解锁的难题。

  另外,当我们在家里看智慧屏电视的时候,访客一旦按下门锁自带的电子门铃,即可触发智慧屏“画中画”功能,无需再起身开门确认,无论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是独居的女性,这项功能都让生活更加安全、便捷。

  此外,华为智能门锁还支持远程查看功能。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或平板上的华为智慧生活App,就能随时随地查看门外的实时画面,确保家庭安全无虞。这一功能对于经常外出的家庭来说,尤为重要。

  据介绍,在华为构筑的生态中,1+8+N全场景智慧化战略以及海量HarmonyOS Connect设备,能与智能门锁实现丰富的场景联动。华为的云、管、端、芯的端到端协同的方案也能给消费者带来最佳体验。

  多重安全防护,确保智能家居“真安全”

  在安全性方面,华为鸿蒙智能门锁同样表现出色。其采用的自研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多重安全防护。

双十一选购攻略:华为鸿蒙智能门锁怎么选?

  手机APP远程可视对讲与查看

  智能异常抓拍功能,是华为智能门锁的一大特色。通过内置的PIR探测器和AI监测技术,门锁能够精准识别门外的异常情况,如有人徘徊、逗留或试图撬锁等。一旦检测到异常行为,门锁将立即启动抓拍功能,并将抓拍的照片发送至用户的手机或平板上,同时发出安全告警。这一功能让用户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家门口的动态,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潜在风险。

  此外,华为智能门锁还具备门未关告警和防撬告警功能。当用户出门时,如果门锁未完全关闭,门锁将立即发出告警声,并通过手机App提醒用户。同样,如果有人试图撬锁,门锁也会立即启动告警模式,确保家庭安全得到全方位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智能门锁是业界唯一一家采用了金融级安全架构的智能门锁,也是同时达到软件+硬件安全认证的智能门锁。华为智能门锁Pro是业界首款获得CCRC(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增强级安全认证的智能门锁,在整机系统安全方面达到业界最高水平。

  技术引领未来,华为智能门锁展现强大实力

  作为全球首款获全国智标委和DPLS实验室安全分级评测最高安全等级C级智能门锁,华为智能门锁既掌握“领先科技”,又拥有“超高颜值”,一系列指标均远超业界水平,构筑了品牌、技术、渠道、生态的“护城河”。

  华为智能门锁采用了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解锁、人脸识别,能够精准识别用户的身份,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打开门锁。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开门体验。

双十一选购攻略:华为鸿蒙智能门锁怎么选?

  智慧联动

  同时,华为智能门锁还具备强大的物联网连接能力。通过鸿蒙生态的深度整合,门锁能够与家中的其他智能设备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智能家居的联动控制。

  例如,当用户离家时,门锁可以自动关闭家中的空调、电灯等设备;当用户回家时,门锁则可以自动开启智能模式,调节室内灯光、音响等设备至最舒适的状态。这种智能化的控制方式,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也为生活增添了便利和乐趣。

  据悉,值此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之际,华为智能门锁也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无论是新品尝鲜还是老用户回购,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和福利。让华为鸿蒙智能门锁成为你家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科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田园到餐桌:链博会里看中外美食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