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菱开创烘护机新赛道 打造洗护产业第三极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美菱开创烘护机新赛道 打造洗护产业第三极

来源:光明网2024-11-09 10:06

  当前,洗衣机市场快速升温,大容量、高端化、细分化等产品结构持续优化。11月8日,美菱发布全球首款蓝氧烘护机,继干衣机之后,美菱再度开创洗衣机行业的一个细分新赛道——烘护机。

  据介绍,该产品搭载蓝氧除菌科技,通过蓝氧分解衣物上残留微生物,去除异味,烘出清新阳光味道。相较于传统的UV杀菌,蓝氧除菌科技更具穿透力,能够有效提高除菌率。

  何谓烘护机?烘护机与干衣机有什么区别?“目前,行业主流干衣机聚焦的都是烘的干、烘的快,但鲜有品牌关注衣服烘得好、烘得柔。”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寇化梦表示,基于这样的消费洞察,美菱蓝氧烘护机一烘二透三护理,烘出阳光味。“我们要重新定义热泵干衣机,它不仅能烘干衣服,同时也能护理衣服,所以我们称之为烘护机”。

  需求侧倒逼行业技术升级。美菱蓝氧烘护机聚焦“透烘”和“护理”两大消费痛点,通过温度、面积和风速解决烘得透的难题;通过蓝氧除菌科技解决烘的柔的难题。“一烘二透三护理”,真正做到复刻阳光味道,自然轻松护理。

  烘出阳光味的背后,离不开美菱创新的40℃低温柔烘技术、涡流增压科技和全时域正反转技术。“40度是妈妈给宝宝冲奶粉的水温,也是能够还原衣服蓬松质感的‘黄金温度’。”寇化梦介绍,“涡流增压科技能够实现烘干时风量达到300m³/h,提高烘干效率;全时域正反转通过双转子变频电机驱动,对电机和风机进行双系统独立控制,全程正反等比例转动抖散衣物,实现内外高效透干少磨损。”

  中怡康数据显示,美菱已经成为2024年洗护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牌。“通过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下一个5年,美菱致力于打造洗护产业第三极。”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钟明在发布会上一锤定音。其中,“一体”就是新质生产力,是美菱科技创新的实力、产业变革的定力以及企业担当的实力,“两翼”就是产品差异和厂商共赢。

  钟明强调,“以内销和外销双轴驱动,品牌、产品、销售三路协同以及高端引领的增长引擎,以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等保障,从扎根到崛起,打造美菱洗护产业第三极。”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表示,“烘护机新赛道的细分,满足了不断升级的消费者需求,也必将助力洗衣机行业高附加值品类保持高速增长,为行业技术跨越注入澎湃动力,点亮行业的高光时刻。”

  “美菱已经成功打造洗护产业第三极。”徐东生认为,“蓝氧烘护机的全球首发,不仅释放了美菱已经成功跻身洗衣机行业主流的信号,更彰显了美菱打造洗护产业第三极的决心和信心。”(战钊)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