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载人深潜新坐标!挺进深海1433次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载人深潜新坐标!挺进深海1433次

来源:新华网2024-12-30 09:18

  新华社海口12月29日电 题:中国载人深潜新坐标!挺进深海1433次

  新华社记者陈芳、陈凯姿、赵叶苹

  “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这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中发人深省的一句话。

  2024年12月29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深远海“科考+考古”船“探索三号”在海南三亚入列,中国载人深潜能力将从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

  深海,人类难以抵达之处。从全球看,大深度载人深潜,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

  最新载人深潜“成绩单”显示,截至目前,我国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次数达1433次。据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发布的信息,最近一年,仅“深海勇士”号就有132次下潜。这书写了中国载人深潜新历史,也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运维水平已跻身国际前列。

  梦想之光,不会被掩盖,即便在最深邃的海洋。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年3月2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丹戎不碌港停靠的“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拍摄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新华社记者徐钦 摄

  是什么,吸引中国深潜勇士孜孜奋斗?

  地球有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但其中无数疑团待解。

  深海深渊,曾被认为是海洋科考的“禁区”。巨大水压、极低温度、复杂环境,让人望而却步。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即便把珠穆朗玛峰移过去,也无法填平。万米深潜需承受的压力,相当于2000头成年大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

  海洋深处,隐藏着无数未知的生命,它们以最原始的方式演绎着生存奇迹。浩瀚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神奇的地貌。

  瞄准“进入、探索、开发”,海洋科技必须自立自强,中国潜水器不断解锁“中国深度”。

  近三年,全球过半载人深潜由中国完成!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长、“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深度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载人潜水器从无到有、逐渐强大的过程。

  “认识海洋,才能更好地开发、保护海洋。向科技要答案,我们必须增强志气与骨气。”叶聪说,经历过潜水器与母船“失联”、电气绝缘故障、机械臂油管突然断裂、被大量沉积物覆盖等险情,用数不清的汗水和艰辛,才啃下载人潜水器研制“硬骨头”。

  2024年6月13日,工作人员布放“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深海考古。(国家文物局供图)

  2012年,“蛟龙”号成功下潜超过预定深度,我国开始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

  2017年,“深海勇士”号顺利通过验收,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

  2020年,由近100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近1000名科研人员攻关建造的“奋斗者”号,直抵“地球第四级”马里亚纳海沟,坐底10909米!

  极端恶劣的深海环境,对潜水器抗压能力、操控性能、通信系统的考验,无一不是世界级的科技难题。

  创新,就是要在“绝境逢生”中突围,在体制机制中突破。在中国科研人员眼中,“大国重器”不仅要造得出,还要用得好,关键技术“护航”深潜,进入深海的能力才能更强。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从863计划、支撑计划,再到重点研发计划;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无不是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重点任务。

  面对挑战,汇聚陆地与空天高科技力量下海,形成大协同深海科技创新体系,“奋斗者”号国产化率超过96.5%,生动诠释新型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

  汪洋大海上没有鲜花和掌声。面对着“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答案的困境”,每一次深海下潜,都是一场与自然和心灵的搏斗。

  出海远航,动辄数十天上百天,每天拉绳索、扛仪器、抬设备、钻机舱;每次下潜前,都要对潜水器进行反复的故障排查和检修保养,甚至通宵鏖战,确保每个零件严丝合缝;从入水到上浮,潜航员和科学家全程蜷缩在狭窄的载人舱内,最长十几个小时。

  高频次的下潜作业和布放回收设备,让海上的每一天都面临严峻挑战。即便经验丰富的人员,也可能在恶劣的海况中出现晕船和体力不支。

  海上工作的风险也从未消失:潜水器如果遭遇恶性事故和意外,浮出水面将是一场艰难的博弈;科考船倘若漏电着火,甚至可能弃船;面对台风和巨浪,科考队员必须与之战斗。

  2024年8月18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下潜出水。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何惧艰险!一天一潜、两天三潜、四天六潜……梦想和使命,驱使我国深海人不断创造密集下潜、夜间深潜等模式。

  2024年,我国先后完成首次爪哇海沟载人深潜科考、首次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以及西太平洋首次国际航次科考。至今,全球8处主要深渊海沟,均留下我国载人深潜作业痕迹。

  中国载人深潜的突破,是推动世界深海事业进步的壮举。

  敢为人先!“从0到1”的关键阶段,是孤勇者的前行。参研参试人员克服了多个台风的阻挠,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的考验。1400多次载人深潜,努力将“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不懈深潜!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信息显示,我国建立起深渊科学学科体系,填补了海洋领域多项科研空白,带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进步,锻造了一支坚韧不拔的潜航员团队,助力实现深海技术装备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今天,“探索三号”入列,将支持我国创造更多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

  深潜的“无名英雄”们,还将进入更多海域、深渊及极区深海,在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中镌刻下中国人的印记。

  向深海进军!最精彩的探秘,永远是下一次!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弄潮搏浪正当时——探寻县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 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即将全线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从古至今,工程使技术和科学发挥生产力的功能,反映国家或组织机构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2024-12-26 09:31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与手术、消费电子等领域,它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
2024-12-26 09:30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57.4万亩,比上年增加75.2万亩,增长1.8%;单产144.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4公斤/亩,增长7.8%;产量616.4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
2024-12-26 09:19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
2024-12-26 09:18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