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标准农田里的忙碌与希望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高标准农田里的忙碌与希望

来源:科技日报2025-01-22 10:05

  【新春走基层·活力中国行】

  春节前正值农闲时期,但在河北省安国市西崔章村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里,却有一群忙碌的身影。

  太行城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农田设备维护人员手持各式工具,利落地爬上麦田里高大的平移式喷灌机,对智能水肥一体机、柴油发电机、输水管等部件进行检修,确保节后开春小麦浇灌时农灌设施不掉链子。

  1月20日,记者来到示范区,一眼望去,只见广袤的田地里麦苗青青,长势喜人。

  当地小麦种植大户曹建强指着自家麦地对记者说:“去年冬小麦种下后,用这个平移式喷灌机浇过一水的麦苗,土壤墒情较好,麦苗均匀。”

  2024年底,西崔章村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项目正式竣工,第一季冬小麦在“新家”落地生根。

  “入冬以来,气温偏高,也没有有效降水,建议春节过后及时浇足返青水。”河北省安国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刘建用铁锹挖出几株麦苗,仔细观察后向前来咨询的种植户们指导起春季田间管理。

  高标准农田建成时间不长,为保障节后各项农灌模块正常运行,让种植户们安心过年,节前集中开展管护工作必不可少。

  “这片3000多亩的高标准农田里,配有7台大型平移式喷灌机、8台转盘式喷灌机和输水管道等农灌设施,维护起来花不少时间。”太行城乡高标准农田项目指挥部负责人陈冬兵告诉记者,他们已向所有竣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派出维护人员。

  布设在平移式喷灌机上的移动式智能水肥一体机,还有安装处的固定式智能水肥一体机,成为当下种植户们智慧种田的得力助手,也成为这次田间农灌设施维护的重点。

  “别看这些设备个头大,用起来并不复杂,很快就能学会操作。”曹建强分享了使用农灌设施经验,“我们设置好灌溉时间、流量、肥料和摄入量等参数,浇水和施肥一次完成。”

  “如果人工浇这么一大片地,至少一周时间,前后出苗时间还相差多日。”提起智慧种粮,曹建强对记者说,“这种‘一键式’科学浇灌方式,不仅省时省力,还降低种粮成本,关键还稳产。”

  除了建议让久旱的麦田春节后喝足“第一水”外,刘建还为小麦病虫害防治开出“科技良方”,也让建在农田边上的“四情”监测站派上大用场。

  “这个监测站能全天候动态采集田间虫情、作物苗情和气候灾情等数据,实时传回平台中心,一旦发现有虫害等问题,就会及时通知大家采取应对措施。”刘建说着,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尽管这批冬小麦出苗不久,但安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初步成效已有所体现。刘建介绍,今年安国市小麦播种面积达29.4万亩,农技专家冬前考察结果显示,小麦冬前亩茎数达到78.6万。

  截至目前,陈冬兵所在企业参与建设高标准农田达70余万亩。与普通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的机械化水平比普通农田高15%到20%,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高30%。同时,亩均节本增效500元以上,每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公斤以上。

  陈冬兵认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有效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能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此,他们将继续努力谋划高标准农田标准化建设,让全省越来越多的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让种植户们感受到智慧种粮的高效。

  在科技力量的全方位守护下,冬日里的高标准农田蕴藏着生机、涌动着活力。绿油油的麦苗伴着新春的到来茁壮生长,将要在盛夏时节给满怀期待的种植户们带来新收获。(沈唯 陈汝健)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吉林:医疗志愿服务 践行雷锋精神

  • 上海:校园招聘促就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甲烷(CH4)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释放的主要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剧烈且排放点分散。
2025-03-04 09:09
3月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2025-03-04 03:20
科普是国家创新的“基石”,是强国建设的“底色”。2024年,我国科普事业迈进了一大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为科普工作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2025-03-04 05:35
记者3日从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上获悉,我国在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超520万人,科技志愿队伍超11万个,年均开展活动30余万场,彰显出科技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蓬勃活力。
2025-03-04 03:20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2025-03-03 09:02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2025-03-03 08:59
想要真正让AI给网络内容生态带来积极影响,互联网平台、政府机构、媒体、公众必须加强协同,构建“法律—技术—伦理—行业”的四维治理框架。
2025-03-03 08:58
专家表示,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2025-03-03 08:57
雷圣宾介绍,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自旋电子器件、量子计算、光学器件、材料科学等领域实现超越传统碳材料的独特功能。
2025-03-03 08:52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途上,需要汇聚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研究注入更加丰沛的“源头活水”。
2025-03-03 08:51
27日,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高校科学家合作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号”着陆区,其地下10—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
2025-02-28 09:51
2月27日15时08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025-02-28 09: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