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早春,触摸新兴产业的脉动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早春,触摸新兴产业的脉动

来源:新华网2025-02-12 09:14

  新华社南宁2月11日电 题:早春,触摸新兴产业的脉动

  新华社记者段羡菊

  动力电池被喻为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动力电池产业功不可没。同时,这个产业也面临迭代升级加速、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创新分秒必争的现实。

  元宵节前夕的2月9日,记者来到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跟班”车间主任,来到制造一线,近距离感受这一新兴产业的气息变化。

  清晨7:00,早春初寒,天际浮起一抹淡黄色的微光,记者从南宁市中心赶到位于青秀区的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半个小时到达这家企业,一栋栋现代化厂房的轮廓和楼宇间点点灯光出现在铁灰色的薄雾中。

  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航拍。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从2022年3月开始建厂到当年12月实现投产,这家企业刷新了在异地建厂的新速度。

  7:30,车间外的员工通道,王东林在交接班日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100多名工人陆续走进生产车间,为交接班做准备。

  “90后”的王东林是河南焦作人,1米75的身高,留着一头短碎发,面色红润。他在企业母公司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焦作基地工作了11年。2022年9月,宁福新能源项目建成后,他被派驻到南宁,担任生产部电芯分厂一车间主任。

  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两旺带动了动力电池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从微观角度看,市场需求的旺盛程度体现在车间主任的工作细节之中。

  7:40,早晚班的交接班小会开始,王东林将班组长和车间副主任召集在一起,了解晚班的生产情况和布置早班的重点事项。

  “这个会每天都开,我们的订单很多,从去年4月起,生产线就是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生产。”王东林说。

  王东林(左)召集业务骨干开早晚班的交接班小会。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从员工通道看生产车间,一排排铝合金外壳电池从自动化生产线上流转,工人通过设备的显示面板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车间内明亮整洁,运转有序。

  8:00,记者和王东林一起换上防尘服和鞋套,戴上口罩后,通过除尘通道进入车间内部。

  走进车间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显示内部温度、湿度和粉尘数据的屏幕。王东林介绍,为了保证动力电池质量,动力电池车间的生产环境要求恒温、恒湿和严控粉尘。

  车间内,机器臂在各条生产线上翻转,从原料到成品的10多道工序已经全部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机器旁的显示屏不断更新着各项指标数据,并通过智能信息系统同步到车间的主机。

  “主机系统集成的AI功能会分析2500多项数据,形成实时更新的电子报表,通过绿、黄、红三种颜色标注数据情况,方便我们监测生产状态。”王东林说,过去的人工流水线作业,重点是人管人。现在是自动化生产,重点是人管数据,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9:34,王东林来到电池静置车间。这里是电池出厂前一道重要的工序,电池需要在45摄氏度的高温室静置一段时间,以测试电池的性能。

  29岁的车间班组长刘洪恩在动力电池生产一线岗位已工作10年,是王东林的徒弟。师徒两人调出近期生产数据,对不同时段温度、压强等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改进工艺的方案。“这个岗位考验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能力,每天都有细节可以改进,工作不枯燥。”刘洪恩说。

  王东林(右)在向刘洪恩交待工作。新华社记者周华 摄

  11:00,王东林作为生产部门代表参加公司组织的一款新产品导入量产线上线下研讨会。这是公司为一家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量身定制的支持快充和长循环寿命的产品,5天后就要接受现场验收。参加会议的还有企业总部制造研究院、前瞻研究院的专家。

  最近1个月,王东林已经参加了6场这样的研讨会。公司总经理助理杨豪亮说,新能源产业迭代升级越来越快,倒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和生产流程再优化。企业有专门科研团队负责新能源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研究,对行业发展态势保持密切关注。

  “企业需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途上分秒必争、奋发作为,否则随时可能被市场淘汰。”王东林说。

  记者在工厂碰到了前来了解企业需求的南宁市青秀区经信局干部唐嘉鸿。宁福新能源项目落户后,南宁市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实体经济服务员驻扎企业一线等举措服务企业。南宁市委负责人还带队到企业的河南焦作总部,探讨携手打造面向东盟的新能源电池及新材料产业基地。

  依托比亚迪、宁福新能源在电池产业链上的优势,南宁市积极开展“链上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新能源产业垂直整合发展。如今,新能源电池产业成为拉动南宁市工业增长的最大动力,对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12:05,王东林结束会议后来到厂内的食堂吃饭。食堂设在员工宿舍旁边,附近有员工超市、桌球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场地。

  13:00,王东林回到车间翻看昨晚夜班和当天上午的工作记录,和值班技术人员分析生产数据。由于设备连续运转,在岗期间他除了吃饭等短暂休息时间,需在生产现场组织协调各种工作。

  15:00,王东林到注液车间查看近期工序升级后的生产情况。

  负责注液工序的班组长莫振鸿是一名“00后”,2022年毕业时他放弃了实习时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的岗位,投身新能源产业。

  莫振鸿说,自己喜欢这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不断创新的企业精神。在前辈的指导下,他很快就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班组长,专业技能不断提升。

  “我们生产线每隔几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小改进,每两三年就要升级迭代,对人才的需求很迫切。”王东林说,参加工作14年,他参与过锰酸锂、三元锂、磷酸铁锂等不同类型和规格电池的生产,见证了动力电池行业的高速发展,也见证了一批批行业技能人才的成长。

  16:40,厂区实验室内,最新一批试产样品正在进行拆解分析。王东林在现场与专家和技术人员交流后,记录下需要调整的生产参数,回到车间继续对设备系统进行调整。

  调整完主要设备生产参数后,已是18:42。他脱下防尘服,和同事走出车间,此时厂区道路两侧的路灯已经亮起,不远处的宿舍楼和食堂前人影穿梭。

  “今天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吃住都在厂区内,只要生产线遇到问题,我们马上就能赶到现场及时解决。”王东林说。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