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G-A商用扩展 支撑数智化转型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5G-A商用扩展 支撑数智化转型

来源:科技日报2025-03-07 09:09

  【创新激发新动能】

  ◎记者 崔 爽

  主媒体中心的大屏幕上,高山滑雪运动员飞驰而下,溅起的雪粒清晰可见,5G-A毫米波技术让8K超高清直播得以实现;亚布力雪上赛区,5G-A通感一体基站集成通信、感知与计算能力,实时监测半径1公里、高度300米以下的无人机飞行轨迹……作为首次大规模应用5G-A技术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赛场,也是5G-A技术商用落地的展示场。

  2024年被认为是“5G-A商用元年”。这一年,5G-A首个版本标准冻结;华为正式发布5G-A产业技术演进方向;几大运营商推出商用部署计划及服务套餐。5G-A网络真正实现“从0到1”的突破。

  “5G-A已经进入规模发展新阶段。”刚刚闭幕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上,华为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表示,“人类社会加速迈向智能世界,泛在的智能应用对网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5G到5G-A的持续演进将释放网络的无限潜能。”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5G-A作为5G的“升级版”,融合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前沿技术,能够实现十倍于既有网络的能力飞跃。

  过去一年,《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明确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各地积极行动,以北京为例,相关行动计划提出,新建或改造超2万个5G-A基站,推动全市迈入“双万兆”网络时代。

  同时,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布局5G-A规模商用,并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针对直播、在线娱乐、移动办公等重点场景推出丰富的5G-A业务。

  相关举措不仅为5G-A规模化部署提供支持,更通过标准制定、场景试点、产业协同,加速其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表示,我国在5G-A国际标准中牵头项目数及标准提案数占比超过30%,将持续引领5G增强技术标准演进。

  赛迪顾问预测,“十五五”期间,我国5G-A用户量预计将接近13亿户,占全球5G-A用户总数的比例超过50%,网络覆盖将实现深度和广度的双重飞跃。

  悄然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人眨一次眼大约需要200毫秒,5G网络的通信时延约为10毫秒,5G-A则可以达到单向4毫秒。这使其在大规模设备连接、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有更大想象空间。

  走进河北保定长城汽车徐水厂区的焊接车间,5G-A柔性汽车产线上,智能化设备通过5G-A网络默契协作,真正实现“黑灯”生产;在上海宝钢轧钢产线上,上海电信建设5G-A专网,实现高架起重机远程控制、重载AGV自动驱动、钢表面质量检测等一系列场景智能化革新……

  与此同时,行进中的上海地铁18号线列车上,5G-A网络让乘客再也不必为卡顿的视频、加载不出的网页苦恼;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里,只需手机扫码下单,无人机就能将商品及时送到游客手中……新技术如涓涓细流,悄然形塑社会生活,融入民生日常。

  对此,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曹明认为:“5G-A凭借强大的网络能力,能够为不同用户和场景提供差异化服务;5G-A极大拓展联接边界,能够一网连接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移动终端;5G-A能够实现联接与感知的结合,从而开辟新的业务领域。”

  比如通感一体这一5G-A重要能力,成为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公司总经理张敏建议,搭建空联通信网,依托现网构建300米以下空域5G-A专网,实现重点城市群连续覆盖;标准化部署通感一体基站,提升重点区域定位精度。

  推动5G-A与AI融合创新

  当下,5G-A持续创新,AI日新月异。两项热点技术的碰撞融合,拉开移动AI时代的序幕。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展示了业界首个以AI为核心的5G-A架构,及全系列、全场景5G-A产品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启动5G-A×AI百大商用计划,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落地100个具有示范效应的5G-A与AI融合应用项目,涵盖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等发布共享网络5G-A演进创新成果,涵盖载波聚合、AI等方面。双方正积极推进共享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在超过300个城市完成载波聚合规模部署,150个城市升级部署RedCap轻量级物联,10个城市开展试验低空通信网络,开启5G-A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展望未来,曹明认为移动AI服务将无处不在,这对网络体验提出多样化要求:多模态的AI交互需要高上行能力,实时AI智能体调用需要超低时延,无处不在的智能物需要城乡无缝覆盖。他表示,华为将继续推动5G-A创新,通过最新的5G-A解决方案,将5G-A与AI完美融合,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AI需求。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乌江集装箱新航线迎来首航

  • 保护文化遗产 能工巧匠赛技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拉开不久,不少“两会热词”已新鲜出炉,“人工智能”当属其中之一。不信,请听——
2025-03-07 04:5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07 04:50
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07 04:50
很多研究认为,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不利于人体健康。
2025-03-07 04:50
去旅游,找AI做个攻略;要开会,让AI写好PPT;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精准控制着土地的湿度和养分;崇山峻岭,无人机在人迹罕至处巡视高压电线……
2025-03-07 04:50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2025-03-07 04:50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