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年轻人乡村创业让农业变精致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年轻人乡村创业让农业变精致

来源:解放日报2025-03-10 16:08

  本报记者 沈思怡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想去农场种菜?”

  “因为番茄不会要求我早上8点就到,24小时回复‘好的收到’;因为麦子不会半夜打电话来,和我对颗粒度。”

  最近,一条有趣的短视频走红,创作者名叫“特冒头农场”,这是一家位于金山区廊下镇、由5个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返乡创业青年成立运营的有机生态农场。

  有人说,青年返乡源于对城市生活的“祛魅”和希望摆脱“内卷”。也有人说,选择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回到乡村,意味着更诗情画意的“慢节奏”,工作的幸福感应该很高。事实果真如此吗?

  回到农场的年轻人

  27岁的浙江小伙周程聪是“特冒头农场”的创始人,去年三月来到金山廊下,在接近300亩的农场里,他种植了300多个不同品种的有机番茄。农场因此得名,谐音tomato。

  农场还种有黄瓜、茄子、胡萝卜、罗马生菜、草莓等20多种有机蔬果,除了供上海的米其林餐厅、五星级酒店和私立学校外,还推出混合蔬菜会员制长期订单和线上电商平台售卖,年销售额超4000万元。

  周程聪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原本没想走农业之路,三年前某次出国旅游,他发现国外能吃到很多国内吃不到的美味番茄,于是回家后就买了种子,在自家的小菜园里小规模试种。没想到,原本只计划种给家人吃的番茄因口味独特备受好评,便一步步走上了规模化之路。

  他种出来的番茄长相稀奇古怪,在互联网上收获了大量的关注,也使其卖出了明显高于周边同类产品的价格。

  不过,如果只是种番茄,那特冒头农场跟周围农场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别。在记者看来,与其说是农场,特冒头更像是个农业潮流品牌的运营团队。

  特冒头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他们有学生物科学的,有学金融的,有学信息工程的,还有曾在医院任职的医生和羽毛球全国冠军。

  除了种地,他们还拍视频、开直播、录综艺,开展研学活动,也有农场义工招募计划,而后者,更像是给乡村数字游民提供符合调性的环境氛围。他们为周边农户开展了有机种植的课程,投资了一家做农业传感器的公司,专门收集蔬果有机种植过程中的数据,用科技完善种植手段,也让这类数据成为可在数据交易平台上变现的农业资产。

  从产品图片、海报设计,到文字风格、周边活动,团队都试图精美而年轻化,他们希望将农业展现得更理想化一些,是精致潮流,而非刻板印象里灰头土脸的模样。

  在上海乡村,这样的年轻人有不少。去年,记者认识了“00后”农民顾永豪。三年前大学毕业后,他继承了父亲在奉贤区所拥有的500多亩农场,以及10万多只兔子和数不清的鸡、羊、鱼。

  “农二代”的回归,几乎再造了这座原本只种水稻、养兔子,朴实无华的农场。

  带上几个大学同学,顾永豪开启了属于他的“农场版我的世界”。一边对农场进行“科技革命”,改造无人农机、完善无人农场、打造全自动育秧工厂;另一边做农文旅结合,开展劳动教育、做农场观光旅游、开农家乐,推动三产融合。

  他父亲一边感叹“你小子让我砸进去大几千万”,一边心甘情愿跟着他一起推进这些自己从没想过的项目。

  有了“努力搞钱”的本事

  回到乡村,并不意味着“避世”。

  为了寻找更多的番茄品种,周程聪和小伙伴每年几乎有一半时间在飞行,特种兵式地考察全球各地的农场和种子公司。在拓宽市场方面,他们也不会错过全国各地有趣的创意市集。今年,团队还计划在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商业街区新开餐厅,售卖用农场出产的有机果蔬做成的料理。

  即便餐厅可能会亏本,周程聪依然觉得这是个必不可缺的板块。在他眼里,餐厅的意义不在本身,而是成为地处远郊的农场接近上海、洞察市场变化趋势的窗口。

  你可以说这是一群理想主义的小青年,但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向现实主义低头,让自己有“努力搞钱”的本事。

  在参与父亲农场运营的第二年,顾永豪就开辟了自己独立的业务板块——农场研学和乡村综合体项目。目的是让农场的产业结构脱离纯农业,朝农文旅融合的第三产业发展。

  有了这些项目,这个“00后”身上的担子成倍增长。最多时一天要统筹接待十多个研学项目。若赶上农忙,早上5点忙到第二天凌晨2点也是家常便饭。

  提到农场的工作,不出意料的,两个小伙子的回答都是“太累了,比上班更累更操心”。他们也有恐惧,怕做不好、怕投入的成本打水漂、怕没法向一起干了三四年的兄弟朋友们交代。

  所以,他们对如何极致用好每一条农业政策、如何跟上市场节奏、如何更新迭代产品、如何串联资源拓宽人脉、如何提升业务量会更敏锐也更渴求。

  收获莫大的成就感

  年轻人对乡村农场乐此不疲,往往还因为这里有一套和城市截然不同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

  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评价周程聪,在他18岁之前,算不上典型的“好学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偏科严重,美术很好,联考排名浙江全省前一百,但文化课极差,以至于高考只考上了浙江一所大专院校,尽管后来通过了专升本考试,但大学期间也没有好好上课,一门心思想着创业,从搞网络传媒公司、接商拍、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到后来研究种番茄,一步步发展到今天。

  在特冒头的招聘标准中,学历被排在更靠后的位次,排在前面的分别是“有趣”“对有机农业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有一技之长”“有符合农场定位、能延伸业态服务的小项目”。

  一个更宽松、更注重个人特质的职场环境,往往会让这个年轻团队出现许多“神奇”的成员。比如周程聪有位初中同学,擅长戏剧文学,但大学四年高数频频挂科,导致即便考上了上戏的研究生,也最终因没能拿到本科毕业文凭而未能如愿深造。

  这位“在传统求职市场上毫无竞争力”的女生,最后来到特冒头农场。不仅成了负责团队文字板块和短视频脚本的“神秘农场驻地作家”,还在农场开放日、研学活动中将她个人擅长的文化戏剧项目和有机农业结合落地,成为农场大IP中延伸的板块。

  在回到乡村之前,这些青年往往有在城市和大厂实习工作过的经历。对大城市,他们有相似的感觉——天生地让人亢奋和紧张,却常因为琐碎、重复、无法收获反馈而消耗工作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而乡村则有平静和包容的力量。许多人频频提到的一点,是即便种地很累,但每当看到悉心照料的一株番茄苗、一棵油菜的抽芽生长,都能收获莫大的成就感。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岱崮上的茶缸

  • 探访北京怀柔琉璃庙镇救援一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研究团队历时5年,通过对近4.7万份田间数据的深度挖掘,构建了涵盖2191份全球小麦种质的“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以此为基础,团队首次绘制出覆盖431个遗传位点的小麦基因组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清晰展现出抗性基因在全球麦区的时空分布特征。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