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促进科普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首页> 科技频道> 评论 > 正文

促进科普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来源:光明网2025-03-20 15:52

  据科技部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形成了以专职人员为核心、兼职人员为补充、志愿者为后备的人才蓄水池。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计215.63万人,其中科普专职人员29.32万人,科普兼职人员186.31万人。

  在科普生态环境日益完善,科普人员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科普工作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科普从业者也越来越意识到科普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情,做好科普工作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指导,也需要培养专门的科普人才。新修订的《科普法》第四十一条就规定,“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和完善科普相关学科和专业,培养科普专业人才。”

  不可否认的是,当然的绝大多数科普人员都是“自学成才”的,因为从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科普至少在高校还没有成为一个专业,虽然有些高校设置了科学传播方向,以及自2012年起几所高校开展了培养科普硕士试点工作,但总体上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与此同时,各高校也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当然有利于科普人员的多元化,但至少也表明在培养科普人员的模式上还没有达成必要的共识。

  当然,从科普本身来说,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业界基本上认同科普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有专业的人来做,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专业的人从何而来?

  如果说科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就需要用科学研究的路径来对待科普,同时也需要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科普。如果深入讨论的话,那就是我们需要做好一阶与二阶的有机结合,也就是面向公众的一阶科学传播工作以及科学传播的二阶理论研究,这里的一阶和二阶借用于之前一些学者的观点和看法。如果说一阶是直接面向具体目标对象的科普实践,那么二阶就应该是对科普一些“元问题”的研究,比如什么是科普,为什么要做科普,如何做好科普等等。

  而如果从科普人员培养的视角来说,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基于一阶的二阶研究以及二阶指导下的一阶实践。首先来说,科普的实践性很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科学的传播与扩散,也就是只有去做才能让一切变得可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尾;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其实是一种一阶的实践;但同时,如何在科普实践中实现最有效果,如何做好科普,这里面涉及的一些方式、方法、技巧等问题就是基于一阶的二阶理论研究。

  只不过现实情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理论的研究往往滞后于实践的拓展。一方面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成果必然需要对实践进行大量的观察、总结,而这些成果从发表到被应用也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有些成果是纯理论的探讨,距离指导具体的实践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

  通过考察近年来科普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基于科普实践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这也呼吁我们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成具体实践中的指导,从而提高科普实践的质量,实现一阶与二阶的有机结合。

  说回到科普人员培养的话题,如果《科普法》中有关“科普相关学科和专业”的条款能够得到落实,那么科普理论与科普实践都应该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科普实践的理解,以及提升在一阶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二阶研究的学术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科普实践来深入地运用相应的理论成果,实现二阶理论指导下的一阶实践。

  也许依然有科普从业者会认为科普不存在所谓的理论,或者说至少不存在对所有人都适用的方法,实际上这依然是一种偏见,甚至是傲慢,虽然一些科普从业者确实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也自认为没有什么理论的指导,但是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如果详细考察他们的实践历程,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那些他们用到而不自知的点子、想法和理念,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理论存在的影子,当然这些需要科普研究人员去发掘,而这就是基于一阶实践的二阶理论研究;而从研究的视角来说,更需要将这些理论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实现二阶理论研究指导下的一阶实践。

  (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