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守好护好“黑土粮仓”,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教资讯 > 正文

守好护好“黑土粮仓”,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来源:光明网2025-03-21 16:28

  【思政开放麦·时事热点评论】

  编者按: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宣传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创新激活大思政、大宣传潜能和效应,中国农业大学、光明网联合推出“思政开放麦·时事热点评论”专栏文章,激发“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奋进力量,铸就强农报国思政引领力。

  【人物】李保国(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故事】春分时节,吉林大地万物复苏,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保国及其团队再次奔赴东北黑土区,开启新一年的黑土地保护工作。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正式成立,李保国团队在此扎根17年,深入系统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重大科技攻关,探索出以保护性耕作为核心的“梨树模式”。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看天吃饭”到“看屏育种”,从“人扛马拉”到“机种机收”,黑土地保住了,玉米增产了,农民腰包鼓起来了,中国人的饭碗装上了更多中国粮。

  【评论】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守住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吉林梨树县,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是东北黑土区的核心地带。这里的土地曾被誉为“捏把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的沃土,但在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模式下,黑土层逐渐变薄,地力不断下降,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

守好护好“黑土粮仓”,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左图为李保国教授在吉林梨树察看黑土地保护利用情况;右图为吉利梨树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党办的“国字号农大”,心系黑土地保护这一“国之大者”,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梨树模式”的诞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实践。“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就要妥善处理当下利用与长远保护的关系,寻求黑土地可持续保护与永久获益的最佳平衡点。”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任图生说。

  当传统耕作陷入“深翻—退化—再深翻”的恶性循环,李保国团队选择向自然寻找答案:他们发现,黑土地的形成源于大自然“秸秆覆盖—微生物分解—腐殖质累积”的万年杰作,而现代农业的机械轰鸣割裂了这一生态链条。于是,一场“以退为进”的耕作革命在试验田里萌芽——将粉碎的秸秆铺成“被子”,让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被”上精准下种,用轮作间作重建养分循环。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在人才。中国农业大学始终发挥科技兴农、人才兴农的支撑作用,整合教育、科技、人才、农业一体化力量,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需求。以吉林梨树实验站为原点,先后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梨树教授工作站、国土资源部农用土地质量与监控及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站和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2018年成立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2020年发起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建成一批科技小院和“梨树模式”推广应用示范基地。自2015年起,连续举办十届梨树黑土地论坛,汇聚国家领导人、院士、专家、企业家和农民,共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大计。

守好护好“黑土粮仓”,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沙野在吉林梨树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科技小院”查看玉米根系样本

  实验站年均培养130余名硕博生,将论文写在秸秆覆盖的田野间,把技术送到合作社的农机上,培育出一批知农爱农的新农人。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的“科技小院”的博士后沙野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七个夏天,他说,“‘农业强国,青春有我’,能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

  如今,吉林梨树实验站已从单一土壤研究跃升为多学科协同的“强农枢纽”,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缩影。农机革命——研发免耕播种机、高精度导航系统,破解秸秆覆盖下的播种难题,实现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数字赋能——依托遥感监测与大数据平台,构建“耕-种-管-收”智能决策系统,农田管理精度提升至厘米级;组织创新——以“现代农业生产单元”整合碎片化土地,通过合作社规模化经营,将技术推广效率提升3倍。

  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心怀“国之大者”,中国农业大学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以强农兴农为根本目标,持续深化“梨树模式”迭代升级,为黑土地保护利用注入新动能。当吉林梨树实验站的灯光照亮黑土地上的星空,我们不仅听见了农业强国的铿锵足音,更触摸到了民族复兴最深沉的力量。

守好护好“黑土粮仓”,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作者:高同,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刚果(布)总统萨苏

  • 习近平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