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诗经》中“桃之夭夭”的吟咏,到春季席卷社交平台的“花样”打卡照,赏花从古至今都是国人感知季节更替,欣赏自然之美的重要形式之一。春花盛开之际,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通过专项调研结合马蜂窝大数据,盘点国内热门观赏花卉及最佳观赏时间、知名赏花目的地,分析赏花游人群偏好变化,以及各地赏花衍生出的新玩法、新体验,解读赏花游如何从“参观”到“参与”,并成为地方春季旅游新引擎。
全民“追花”如火如荼,年轻人成消费主力军
赏花游正成为国民休闲新刚需,专项调研数据显示,超九成消费者对这一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态度。31至40岁人群以43.8%的占比成为赏花游主力,19至30岁的客群以38.9%紧随其后。赏花游空间范围由近及远,其中周边乡村花海最受青睐,占比达37.9%,去国内知名赏花胜地,甚至“不远万里”境外追花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热度与日俱增。
调研显示,69.4%的受访者每年参与1至2次赏花游,每年3次以上的高频赏花者更是达到27.6%。除了收集一年一度的“限定色彩”,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注重赏花带来的情绪价值,52.3%的游客认为赏花游有助于身心疗愈,35.9%的游客表示赏花能有效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赏花同样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超过88%的游客选择与家人、朋友或同事结伴赴一场花事。
十二“花魁”领衔,十大目的地解锁“颜值经济”
樱花、油菜花、桃花、杏花、梨花、海棠花、杜鹃花等春季赏花游“顶流”花卉,连同牡丹、梅花、郁金香、薰衣草、荷花等其他季节品种,成为国人赏花游的“十二花魁”。每逢花季,“赏花攻略”“花期预测”“小众赏花目的地”等相关分享和讨论都是马蜂窝站内的热门内容,每年春季上线的马蜂窝“全球赏花地图”更是备受游客期待的出行参考。
报告综合专项调研数据及马蜂窝平台数据遴选出十大赏花旅游目的地。杭州凭借梅花、郁金香、荷花等品种多样、覆盖三季的超长花期实力登顶,武汉的樱花、江西婺源的油菜花等传统赏花胜地紧随其后。有着“花城”美誉的广州是市内赏花届的佼佼者,海珠湿地公园3.2公里的紫荆花长廊是广州春季不容错过的盛景之一。
强参与、优服务、重传播,推动赏花经济新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比起单纯的参观打卡,参与感更强、形式更多样的赏花“新玩法”成为影响游客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去武汉参加樱花马拉松、身穿汉服在洛阳游园赏牡丹、住进婺源油菜花海中的民宿,还有各地推出的赏花夜游、花朝节庆典、赏花专列等“赏花+”体验,正为目的地赏花市场带来全新的吸引力。
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尽管赏花游热度高涨,但参与性弱,赏花活动缺乏互动性、文化性或知识性的深度沉浸参与,游客获得感不强。景区游客拥挤、消费场景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未参与赏花者中,超半数因“不了解观赏时间”而错过赏花。构建全花卉游动态数据信息,加强花讯推送,研发全季出行赏花产品,充分利用并整合资源,将成为目的地发展赏花经济的关键。
赏花游已从单纯的观景行为升级为融合文化、体验与消费的复合型业态。作为国内最大的旅游社区,马蜂窝也将通过AI问答、图文及视频攻略、主题路线、游记笔记等创新形式,帮助游客发现更多“小而美”的赏花目的地。并通过与目的地合作,挖掘并打造更多赏花“新玩法”,助力地方将“花期流量”转化为长期价值。(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