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能代替你阅读吗——高校学生使用智能阅读观察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AI能代替你阅读吗——高校学生使用智能阅读观察

来源:科技日报2025-04-23 09:10

  信息爆炸的当下,高校学生的阅读场景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借助AI工具,他们不仅可以快速拓展通识阅读知识面,还可以轻松完成课堂上的深度思考作业,不用翻开书页就能知晓大致内容。

  在学习和生活中,高校学生如何利用AI工具更好阅读?AI辅助阅读是否会导致思维依赖?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高校学生应该如何阅读?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科技日报记者对话高校师生,探索如何在技术红利与阅读思辨之间,找到平衡之道。

  得力的助手

  随着AI的迅猛发展,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刘知远所在领域内每天都会产生成百上千篇论文。“这倒逼我们必须学会在庞杂的信息中,获取真正所需的内容。掌握新的阅读方式、善于使用工具、学会辨别真伪,已成为一门必修课。”刘知远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AI辅助阅读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与创新体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杨子悦告诉记者,他在阅读论文时通常更关注实验部分的核心内容。如果完整读完论文再进行分类总结太耗时,借助AI工具,他能快速抽取关键信息或锁定目标内容,然后展开精读。

  相比于具体读了哪些内容,该院另一位研究生陈本认为AI能更好提升资料整合的效率。“当阅读新资讯时,AI能帮助我高效抓取和整合大量相关内容,既省时又全面。”陈本说。

  记者观察到,目前KIMI、语鲸等AI辅助阅读工具已经成为不少学生的阅读伙伴。学生们的使用程度各异:有的完全依赖AI输出的内容,不读原文;有的利用AI分析文本片段,同时将AI生成的概述与原文对照阅读;还有的向AI提问碎片化词句,再依据解释回归原文本阅读。

  陈本表示,快速阅读消化大量陌生文本有助于在短时间内了解某个新领域。而AI生成的大纲、摘要或关键词就像一张初步的“导航地图”。“这张‘地图’或许不够完美,甚至可能存在谬误,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一个开始阅读的‘锚点’,让学生面对浩瀚的信息时,不至于感到无从下手。”陈本说。

  “AI辅助阅读工具可以理解成搜索引擎结合AI的迭代升级,我们应挖掘这一技术为学习和知识获取带来的新机遇。”刘知远表示,“AI强大的提取和关联能力可帮助学生从爆炸式的信息中解脱出来,专注于经典阅读。此外,AI还能将不同语言、晦涩措辞转化为平实表达,降低学生通识阅读的门槛。”

  偷懒的捷径

  然而,AI辅助阅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容易变懒”“丧失批判性”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高频词。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生杨宇熙说,文科生通常要面对大量的阅读任务。大模型出现后,偷懒变得轻而易举。当“亲自读”难以完成阅读作业,却又面临课堂讨论、提交读书报告的课业要求时,读AI处理过的内容成了一条极具诱惑的便捷通道。

  记者发现,借助AI工具,学生很容易跳过主动思考和深度加工环节,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老师精心设置的阅读关卡全部攻克。对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郑蕾表示:“拼凑读书报告、网上抄袭观点等利用技术走捷径的学习行为一直存在,AI只是放大了这个老问题。”

  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谭梓炜表示,在尝试AI辅助阅读的过程中,最应警惕的是不加批判地盲目相信AI提供的内容。她说:“刚开始学习高级模态逻辑课程时,我觉得AI工具很厉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AI在复杂推导和实例分析中经常出错。若盲目偏信,很容易被误导。”

  郑蕾认为:“AI的反馈是镜像式的,你强它也强,你弱它更弱。对于初学者而言,越依赖AI,越容易对文本产生极其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不设限地使用AI来阅读,可能拉大人们阅读能力的差距。而对于有专业判断能力的人,在与AI互动过程中会不断提出挑战,进而激发出一些有趣的思考。”

  “AI辅助阅读并非意味着学生无需阅读和思考,相反,它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刘知远强调,高校师生需认识到,AI作为新兴事物,其存在的谄媚、幻觉以及数据库污染等问题有待持续优化。即便AI技术成熟,学生也应该把AI产出的信息进行有效关联并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能放弃主观能动性。

  是“人”还是工具

  是否使用AI辅助阅读,是根据阅读目的作出的主动选择。“我们都不会让AI帮忙看爽文爽剧,真正有兴趣阅读的内容是不会让机器来代替的,学术阅读也是同理。”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林祎晨说。该校教育学院硕士生林亚东也有同感。他认为,阅读和读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阅读是以“我”的感受和思辨为牵引的精神体验,当在乎的是个人感受时,一般不会用AI;而读取更像是一种提取信息但不加工的苦力活,传统阅读如同农民用手刨地,用AI辅助阅读就像有了一把好用的锄头,能提升效率。

  那么,AI时代,高校学生该如何阅读?

  “引路人”角色至关重要。受访学生普遍提到,AI虽然知识丰富,但它理解文本的逻辑和作为一个“人”的学习体验截然不同。对此,杨宇熙深有感触:“向老师请教时,老师过往的训练经历、经验和方法,老师的眼神、语气、随机的提问都会对我产生影响。此外,有些内容第一遍阅读可能毫无收获,反复琢磨后才能有所领悟,而如何理解这种阅读中的滞后性,也需要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碰撞。”

  谈及如何做好“引路人”,郑蕾表示,AI时代越来越放大个性化学习和指导,但阅读文本也是一个连接自我和他人经验的媒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阅读小组,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建立真实的连接。此外,当以专业性文本阅读训练为目的时,教师应考虑到,理解学科研究脉络、把握学科领域核心问题是有门槛、有梯度的,要精心设计阅读任务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帮助学生跨越枯燥、读不懂,甚至想放弃的阅读难关。

  “将来AI不仅是一个辅助阅读的工具,还会成为能进行思想对话的阅读伙伴。”在刘知远看来,随着技术迭代升级,AI辅助阅读与传统阅读、读书会并非相冲突,而是应围绕培养学生归纳演绎、批判性思维、建构观点等核心能力展开协作。

  “‘和谁一起读、一起讨论’有时候比‘读什么、怎么读’带给我们的影响更大。”郑蕾说。(实习记者 荆晓青)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唱针落!战歌化作砍向侵略者的“大刀”

  • 走起!大橘带你打卡四季北京中轴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