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6月30日至7月4日,第二十二届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举办。作为两岸青年峰会系列活动之一,本届论坛以“时空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内容涵盖一个主论坛、四个专业领域分论坛,以及农业技术培训、高新企业参访、京台学子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做学术主旨报告,吸引京津冀台150余名测绘、信息工程、核能、农业、气象和音乐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青年学者、企业代表和高校师生参与,为两岸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深化交流合作,共话科技未来
7月2日上午,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丁勇与台湾嘉宾代表分别致辞,共同表示,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多年来持续为两岸科研院所、高校、学会、企业等开展交流合作提供长期有效平台,已成为连接两岸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开幕式上,北京乐器学会等10家京台机构签署《京台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席会议机制备忘录》,正式成为机制新成员,进一步壮大了两岸科技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化队伍。会上对北京范庄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台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集中宣介,助力两岸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院士专家齐聚,共议科技热点
在主论坛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带来《低空经济时代的低空遥感发展》特邀报告。他结合自身研究领域,深入阐述了低空遥感在低空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与重要作用,为与会者带来了前沿的学术思考。
专题报告环节首次引入AI机器人“哪吒”参与主持,京台专家分别以《低空经济发展及基座建设概况交流汇报》《整合生成式人工智慧与数位孪生系统于智慧城市之资料分析与处理》《数字技术助力核反应堆研发》《让数据更绿色:核能在数字经济中的角色》《零碳农场,净零环境》《台湾智慧零碳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为题作报告,相同领域,不同观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推动京台合作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多领域深度交流,促进产学研融合
7月2日下午,论坛开设多个分论坛及专业参访活动,覆盖智慧农业、智能测绘、智慧气象与科技减灾、音乐与科技创新发展等多个领域。
在智慧农业分论坛上,两岸代表与国家农业信息化、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等前往平谷区,开展京台农业品牌建设与运营培训,聚焦农业人工智能,深入探讨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智能测绘分论坛包含“智能测绘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和“京台青年学子测绘地理信息技能竞赛”。研讨会中,京津冀和台湾地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高校专业师生围绕“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共筑科技梦想”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竞赛则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建筑大学、台湾宜兰大学等两岸高校及职业院校的学生同台竞技,进行三维模型制作,展现了两岸青年学子的专业技能与拼搏精神。
智慧气象与科技减灾分论坛以“智慧气象和科技减灾对公共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前沿进展”为主题,邀请来自北京、武汉、西安等城市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下会议与线上定向邀请相结合的方式,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音乐与科技创新发展分论坛汇聚了北京乐器学会、台湾古琴协会、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音乐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融合路径,为文化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7月3日,台湾嘉宾参加两岸青年峰会开幕式,论坛期间安排台湾同胞参访故宫、前门大街、大栅栏等北京文化地标,让与会人员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赴经开区体验无人自动驾驶技术,赴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参访,京台企业家座谈交流,全方位了解北京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本届论坛首次联合天津、河北科协征集台资企业,在论坛上展示推介,推动京津冀台四地产学研深度融合,拓展了两岸科技合作的空间与领域;首次设置AI机器人互动环节,“哪吒”作为迎宾大使和主持人,赋予论坛生动科技展现。
论坛邀请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青年科技学者、企业代表50余人参会,为他们提供了了解北京科技发展、参与两岸科技交流的机会。“京台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席会议机制”的不断壮大,也为两岸科技工作者的常态化、机制化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