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第十三场活动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以“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为题作科普讲座。
欧阳明高聚焦电动汽车时代、智能化电动汽车时代、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时代三个发展阶段,阐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的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行业发展和未来趋势,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向“技术引领”的跨越发展,并围绕中国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变革、高安全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碳中和与新能源革命、新能源电力与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等话题进行讲解。
关于动力电动化的技术变革,欧阳明高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成功最核心的技术是动力电池。他从锂电池的基本结构入手,详细揭示了其中的电化学过程,从动力电池喷发与热失控蔓延机理分析了安全电池系统设计与开发的重点难点和我国在动力电池产业上的优势和创新成果,并介绍了全固态电池研发模式的创新,提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将逐渐成为主流。
关于智能驾驶的技术发展,欧阳明高认为,目前智能驾驶进入普及阶段,成为用户购车的关键考虑因素。他从智能驾驶技术路线演化与系统方案,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性能优势与局限性,高性能芯片以及场景等角度分析了高阶智能驾驶安全设计的应对方案,以及我国智能驾驶安全法规和标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智能驾驶产业体系完善,本土品牌质量逐步提升,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发展基础较为扎实,但也面临着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性不足、产业链资源相对分散等问题,并分析了高安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趋势。
关于能源低碳化的未来趋势,欧阳明高表示,相比传统燃油乘用车,现有新能源乘用车每年在使用环节减少碳排放1500万吨左右,对于达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欧阳明高介绍,当储能、氢能、智能三大技术彻底突破和普遍应用,将进入新能源占能源消费主体的新能源3.0时代。钙钛矿光伏薄膜电池正在引发太阳能电池新一轮技术变革,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转化效率最高超过40%,可制成半透明、柔性电池,覆盖整个车身,每年自发电即可提供1万公里左右行驶里程。同时,电动汽车保有量大幅上升必然倒逼从无序充电到有序充电再到双向充电、车网互动,通过能源互联网调控,实现调峰和分布式智慧储能。
他进一步展望,随着新能源动力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将大幅下降,可以实现电池生产制造全生命周期近零排放;动力电动化革命引发全球汽车产业大转型和交通全面电动化;整车智能化促进新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互动,引发全球智能车辆和具身智能产业大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大有可为。
讲座结束后,欧阳明高与现场听众进行互动交流,话题涵盖电池安全、重卡换电、人才培养等前沿议题。欧阳明高结合自己的研究逐一进行了回答,并鼓励科技工作者和同学们突破传统学科限制,更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同时,要持之以恒、摒弃浮夸、去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静下心来、耐住寂寞开展基础研究和科学探索。
本次活动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协办,来自社会各界代表共计700余人参加活动。(记者 肖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