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八届进博会前瞻|“全勤生”美敦力继续“放大招”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八届进博会前瞻|“全勤生”美敦力继续“放大招”

来源:光明网2025-07-25 20:30

  7月25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展前供需对接会上,全球医疗科技企业美敦力宣布,今年将携百余款创新医疗科技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参展产品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包括6款首发首展产品,以及得益于进博溢出效应的10余款“明星产品”也将再次亮相。

  供需对接会上,美敦力提前展出了5款首展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1款亚太首展——美敦力全球首款闭环可充电脊髓神经刺激系统Inceptiv,它轻薄小巧,能够“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感知不同动作下脊髓生物信号的变化并实时自动调整刺激,以帮助慢性疼痛患者获得更加持续一致的解决方案。

  4款中国首秀展品则聚焦心脏相关疾病的诊疗,其中包括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最新“黑科技”-Affera标测与消融系统,它是电生理领域前所未有的“航空母舰”,医生通过这套系统,就能完成从发现心脏问题、精准定位病灶,到实施治疗、确认效果的完整流程。相比以往需要多台设备协同作业,现在只需这套“一站式集成平台”,让医生操作更加便捷。此外,该系统的重要搭档 - Sphere-9一次性使用脉冲射频双能量消融导管*也作为中国首秀展品亮相对接会,它是一款集诊断、导航和消融治疗于一体的导管系统。这根导管前端可变形展开为一个直径9毫米的网状小球,能“看”病灶(采集诊断数据)、“打”病灶(双能量消融),“验”病灶(反馈治疗效果)。原本一台手术可能需要更换多根导管来完成这些功能,如今仅需这一根即能达成,有望提升手术效率和操作精准性。

  首展阵容还包括美敦力自主研发的、用于右心室植入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经静脉OmniaSecure 植入式除颤电极导线,该产品直径仅约1.6毫米,通过缩小导线体积预期降低静脉闭塞、三尖瓣反流等长期风险,为心脏性猝死(SCA)高风险患者提供更加长久的解决方案。Avalus Ultra 人工心脏瓣膜作为首展产品亮相,其采用动物心脏组织制成,高度模拟人体天然瓣膜功能,旨在替代病变瓣膜恢复心脏正常供血,以解决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问题,有望为中国数千万瓣膜疾病患者提供“旧门换新”的创新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首秀产品之一,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是一项基于冠状动脉造影衍生的FFR技术(血流储备分数)‌,是冠心病精准介入治疗的关键评估手段之一。CathWorks FFRangio系统融合先进计算科学和人工智能,突破了传统带导丝导管FFR操作复杂度及充血药物使用的瓶颈,为临床提供一种更为便捷、快速的功能学评估方式,有望推动冠脉功能学从“选择性工具”走向“常规临床实践”,加速精准医疗的普及应用。

  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美敦力通过进博会平台,加速落地全球创新医疗科技。截至目前,近30款“明星展品变商品”,为本土医患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表示:“进博会是美敦力将全球创新引入中国医疗体系的关键舞台,更是我们植根中国、服务中国的生动诠释。植根中国36年来,美敦力持续深化本土医疗创新与价值链建设,从医疗技术的‘输入者’转型为本土医疗生态的‘共建者’。我们将持续以‘全球智慧本土化,中国创新全球化’为战略方向,连接全球经验与本土创新,携手更多产业伙伴,助力本土医疗的高质量发展。”(记者 战钊)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精彩剪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