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人工智能终端是终端产业的第三次代际升级,个人超级智能体将成为原生人机交互系统,混合异构AI计算成为内生标配,“算力+模型能力”的双螺旋进化推动着端侧智能指数级跃升——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拉开帷幕。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中国技术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以下简称“阿木”)在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论坛期间做上述表示。
“联想坚持AI终端原生技术首创,持续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对当前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机遇,阿木呼吁共建更加繁荣的产业生态,以开放协作和创新发展,共筑中国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全球竞争力。
AI终端重塑人机交互范式
当前,AI大潮汹涌澎湃,AI普惠提速,智能终端产业加速变革。阿木认为,终端的发展已经历“功能终端”和“互联网终端”两次代际革命,迈进“人工智能终端”的时代。
他表示,功能终端以本地OS、单机通用计算,提供本地服务;互联网终端以浏览器/APP、分布式移动计算,提供在线服务。“人工智能终端”则为人类打造“硅基分身”。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中国技术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阿木)
人工智能终端的两大标志性变革,包括交互方式的升级和计算架构的革新。其中,个人超级智能体作为全新的人机交互系统,具备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功能,通过多模态交互、全时空记忆、自主规划执行,实现“类人”的主动服务。
混合异构AI计算则是指,CPU+GPU+NPU异构AI算力的动态调度成为终端标配,同时端云协同工作助力实现AI任务的最优调配。与此同时,安全体系也得到重构,以可信计算和加密通信的端云一体安全架构,保障数据与模型的全链路安全和用户隐私。
阿木特别提出了人工智能终端的“新摩尔定律”——端侧智能正以“算力+模型能力”双螺旋模式实现指数级跃升,这将彻底重构终端产业的价值链。
联想首创多项AI终端原生技术
据介绍,联想AI终端的布局可以概括为“一体多端”,致力于领跑AI终端。去年6月25日,联想正式发布“一体多端”策略。“一体”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是智能终端设备的“AI大脑”。“多端”包括AI PC、AI手机、AI平板和AIoT设备。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已经具备四大开放成果:跨平台兼容,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操作系统都具备开放的能力;跨终端融合,天生就是在AI PC、AI手机、AI平板和各类AI设备中“无处不在”;端云一体,既有端侧模型、云端模型,端侧知识库、云侧知识库,又有端侧短期记忆、云侧长期记忆;开放互联,向所有智能体开发者开放,只有开放互联才能让超级智能体有超级的AI体验。 在“多端”领域,联想是AI PC的开拓者和领跑者,率先定义了AI PC的五大核心特征。“目前联想AI PC已占联想笔记本电脑总销量的超过20%,用户净推荐值(NPS)超过40。”
阿木还介绍了联想在AI终端领域的多项首创原生技术创新,包括多模态自然交互的AUI、终端推理加速引擎X-Engine、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的可信计算(THCP)、混合个人知识库(HPKB)等。
共筑中国AI终端全球竞争力
论坛上,促进中国AI终端产业生态发展成为与会嘉宾的关注焦点和共识。阿木表示,一直以来,联想将推进开放协作发展路线,共同繁荣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生态作为目标,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我们构建了智能体、模型和终端三大生态体系。”他说,其中,智能体生态聚合了超过2000家开发者入驻天禧AI空间,涵盖教育、视频、办公、创作等应用,以更加丰富的场景推动智能体落地与创新;模型生态则覆盖全部主流大模型,包括文心一言、通义千问、Kimi、百川、Minimax 等,客户可以自行选择和配置,实现多模型无缝切换;算力和系统生态伙伴则实现了国际和国内全兼容。
阿木强调,联想坚持开放合作,广泛连接生态伙伴,同时持续通过技术与产品创新助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AI终端产业。他还特别提出开放协作和创新发展的生态共建倡议。
在联想看来,2025年不仅是超级智能体元年,更是人类与AI协同进化的历史性转折点。(记者 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