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据报道,美军正在举行名为“太平洋坚定力量”演习,该演习从7月10日开始到8月8日结束,旨在评估美军的“敏捷作战”战略。“敏捷作战”战略强调快速部署、基地灵活和分散行动,从而将作战行动从大型、集中的空军基地转向更小、更灵活的集群,使对手更难瞄准。
空军也要玩“快闪”
近年来,美军认为相关国家不断增长的“反进入∕区域拒止”系统和作战方式,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对其在至关重要的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和力量投送能力构成严峻并持久的“挑战”。而空中战力对美军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美军也意识到先进战机采用的传统部署方式,不但需要设备齐全的大型机场,而且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援——从零部件、武器,到维持战斗机隐身性能所需要的材料,在战时这样集中部署更容易让对方“一锅端”。因此美军近来专心让空军具备“快闪”能力,而这其中就包括“敏捷作战”战略。
“敏捷作战”战略在2008年由两名F-22战斗机飞行员提出,又称“打包”部署,即用1架C-17运输机帮助4架F-22战斗机迅速部署到任何所需基地。这种“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可以装载F-22的所有装备和武器,最快可在几小时内部署到前方作战基地。2013年8月美国空军在阿拉斯加州埃尔曼多夫•理查德森联合基地进行过一场成功的演示。据悉,这一调动战术的基础是将战斗机分队和战机维修部队组成一个基本单元:每4架F-22战斗机与1架C-17运输机结合起来使用,并配备特制维修器材和受过培训的人员,维修和地勤人员在C-17上装载各种维修设备及武器,然后C-17同F-22一同飞往指定基地。
之后,美军又演练了更灵活的“快速猛禽”,使用了战场适应性更强的HC-130J“大力神”。2017年8月的一次演习中,第23联队第347战斗中队的HC-130J特战飞机为F-22建立了前方支援和挂弹加油点,C-130不仅运载了油水电气弹药物资,还包括了必要的战斗搜救力量,提供更全面的保障。2022年8月,美国空军正式发布空军条令注释 1-21《敏捷作战部署》(AFDN 1-21),明确将 “敏捷作战”战略定义为“在威胁时限内执行的主动性与反应性作战机动方案,通过分散部署提升生存能力并生成战斗力”,标志着该概念的理论体系形成。2023年,美国空军在“敏捷战车”(Agile Chariot)演习中,首次实现 MQ-9 无人机从高速公路起降,验证了无人装备融入“敏捷作战部署”体系的可行性。
而根据报道,今年7月开始的演习行动范围超过3000英里(约合4800公里),这是美国空军部级演习系列的一部分,美国其他军事部门、空中机动司令部和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都将参与其中。演习期间,飞机被部署到太平洋的各个地点。F-35A“闪电”Ⅱ型战斗机抵达日本东北部的三泽空军基地,支援空军第35远征联队。KC-135“同温层”加油机和KC-46A“飞马”加油机抵达东京西部的横田空军基地。在北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来自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的空军第3远征联队的F-22“猛禽”隐形战斗机从一条简陋的跑道上起飞。据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称,在夏威夷、关岛和国际空域也进行了额外的行动。
分散布署避免被“一网打尽”
总的来说,美军“敏捷作战”战略旨在打破传统作战中机群在大型机场集中部署模式。在面对潜在对手强大精确打击能力时,集中部署的机群易成为高价值、高风险目标,一旦遭受攻击,将对作战力量造成毁灭性打击。美军通过将战斗机、轰炸机等关键作战平台分散至多个基地,甚至是临时简易机场、高速公路等非常规起降点,可有效增加敌方导弹攻击难度,极大分散敌方导弹攻击效果。
同时,“敏捷作战”战略强调作战平台在不同基地间迅速移动能力。美军可根据战场态势变化、敌方攻击预警等信息,及时将飞机从一个基地转移到另一个基地。这种快速灵活的机动能力,使美军作战力量在复杂战场环境中保持较高作战弹性,可随时调整作战部署,应对敌方不同攻击策略与行动节奏,避免被敌方作战节奏牵着走,掌握战场主动权。
明显的是,一旦未来美国与其他国家在亚太发生冲突,即使美军在该地区的主要空军基地被对方的饱和式导弹攻击所压制或摧毁,“敏捷作战”战略仍然能够使美军的先进战机维持一定的战斗力。(兰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