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

来源:人民日报2025-08-11 09:49

  200多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参会,1500余件展品亮相,100余款新品首发首秀……8月8日至12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

  在大会现场,观摩大载重工业机器人、仿生蜜蜂等尖端成果;见证人形机器人娴熟叠衣、分拣、搬运;探寻核心零部件集群,揭示机器人“底层密码”……这是一场专业性与大众性相结合的机器人科技盛宴,也是观察我国和全球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生产生活。

  ——编 者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进行格斗赛。

  人民日报记者 张武军摄

  在机器人市集,人形机器人把制作好的糖葫芦递给小朋友。

  人民日报记者 潘俊强摄

  产品谱系丰富

  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2/3

  “开工!”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区,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下调度令,电力检修、流水线分拣、零件质检、物品封装4个任务同时开启,机器人们协同配合完成多场景任务。

  “我们打破了传统工业自动化‘一机一岗、固定工序’的壁垒,演绎了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的应用演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剑说。在大会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还陆续发布具身多模态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全自主导航系统等创新技术,为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机器人是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集成,融合了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仿生等新科技,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正加快高端整机、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软件创新,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

  连续施展侧踢、勾拳、组合拳等动作,被击倒后会迅速爬起继续战斗……在宇树科技展区,一场机器人格斗赛正在进行。“参赛选手是我们最新升级的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拥有先进的动态平衡算法,在外部冲击下实时调动各个关节电机,站得更稳、起身更快。”宇树科技市场部经理廉莹莹说。

  近年来,从步履蹒跚到稳步走路,再到快速奔跑,还能连续后空翻和打格斗比赛,人形机器人飞速成长。“随着AI控制算法不断优化,国产人形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运动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表示。

  在展会现场,因时科技高自由度仿人五指灵巧手首次亮相,傲意科技智能仿生手可以做到27种手势1秒响应……灵巧手、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以及一体化关节等核心零部件,对于推动人形机器人迭代升级至关重要。如今,我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已形成丰富的自有产品谱系。

  产业发展迅速

  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自2015年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以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智能水平加速提升、应用边界加速拓展、创新要素加速汇聚。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机器人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塑造新型智慧生活的重要驱动力量。

  走进松延动力展区,今年4月夺得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亚军的N2机器人大秀才艺,吸引不少专业观众前来进行商务洽谈。“上半年,松延动力已获得超过2000台商业化订单。为了应对订单增长,企业在北京增设了生产基地。”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

  走进“机器人大世界2.0”区域,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近在眼前。

  在这里,客户可享受定制化开发、金融及机器人租赁服务,涵盖医疗类、工业类、陪伴类等7个大类50余项产品。“以‘机器人大世界2.0’为依托,我们与北京经开区内的星海图等知名机器人企业以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联动,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标杆。”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副局长马宁表示。

  拥有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北京经开区集聚了机器人生态企业300余家,基本形成从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产业链体系。机器人整机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零部件企业配套发展,形成大中小协同、上下游联动的良好生态。

  良好的产业生态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北京连续出台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目前,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3,今年上半年产业营收增长近40%,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应用场景多元

  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

  缓缓拿起衣服,抖直、平铺,拎起衣角折叠,再拎起另一侧……不一会儿,千寻智能研发的机械臂就把乱成一团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

  “机器人叠衣服看似简单,考验的却是柔性物长程精准操作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具身智能部负责人解浚源说。

  科技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走进展会,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类机器人已不再止于炫技,而是展现出面向现实世界的巨大应用潜力。

  看工业场景。在优必选展台,11台Walker S1机器人集体上岗,精准识别、协同作业,分拣一气呵成。据介绍,优必选今年计划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投入智能制造产业。

  看科研场景。源络科技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Monte 02,模拟科研人员完成取样、转运、检测等操作。“我们要打造下一代自动化实验室,把科研人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源络科技创始人连文昭说。

  看服务场景。云迹科技UP机器人入驻酒店,早晨可化身“送餐员”,中午切换为“清洁工”,夜间则承担“巡逻员”角色,大幅提升设备利用率。

  推动机器人从工业端走入消费端,京东在大会上发布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我们将投入大量资源,助力100个智能机器人品牌销售额破10亿元,推动智能机器人走进超百万个终端场景。”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具身智能负责人戴文军说。

  技术创新拓展应用场景,应用场景牵引技术创新。

  如何解决人形机器人的电池续航痛点?优必选展示了可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基于深度思考大模型技术,这款机器人可在工厂实现3分钟自主换电,做到全天候工作。”优必选AI大模型负责人石海林说。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产物。”徐晓兰表示,人形机器人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边防海防、教育医疗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国际数据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出货量占比高达84.7%。

  在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还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为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提供明确路径指引,为千行百业注入新动能。(潘俊强、李建广)

  链接

  北京将打造具身智能实训场

  人民日报北京8月10日电(记者王昊男)记者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获悉:北京亦庄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将打造全域人机协同、产研共融的实训场。

  全区域开放真实场景数据采集资源。开放亦庄新城内商超酒店、药房医院、物流仓库等近千个真实场景数据采集点位,建设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真实世界PB(千万亿字节)级数据池,开源开放高价值、标准化、可交易的具身智能数据,服务全行业具身智能模型训练和本体智能化水平提升。首批20个具身智能实训场、近百个点位将于本月正式开放。

  全链路赋能机器人二次开发生态。围绕机器人创新成果共享、软硬件集成协同、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培育,北京亦庄提出建设机器人二次开发社区,为开发者团队提供免费机器人通用本体、研发空间、算力补贴、敏捷开发等要素支撑,鼓励创新团队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

  全环节布局人形机器人高水平制造。率先布局人形机器人中试量产工厂,提供技术转化、工艺改进、型式试验、小批量试生产等服务,强化人形机器人共性制造服务能力,探索高水平“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柔性生产模式。

  全场景赋能机器人产品规模应用。北京亦庄将深化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今明两年逐步释放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需求,其中超千台为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园林水域、产业园区、商业服务、医疗康养、电力巡检、市政管理、社区物业等领域。

[ 责编:田新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65场走进岳麓书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名为“交通安全副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够精准预测交通事故风险。
2025-10-27 10: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