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都智造燃动世运赛场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成都智造燃动世运赛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13 10:01

  成都世运会上,“体育+科技”再次碰撞出别样火花。从便捷的机器人服务到轻巧舒适的“防暑马甲”,都展现出现代体育盛会与时俱进的科技内涵。

  “镋钯”“小吒”首次亮相

  从8月13日开始,世运会皮艇球项目正式开赛,运动员们将在简阳文体中心体育馆展开角逐。

  维护赛事级泳池,比日常清洁要复杂得多,世运会是怎么做的?

  简阳文体中心体育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赛场内,3台泳池清洁机器人展现出过硬实力,以保障世运会水上项目场馆的水质。

  泳池清洁机器人可以承受200米深度水压,并且采用了先进的导航算法,能够智能规划清洁路径,避免重复或遗漏。通过所配备的高速旋转清洁刷和强大的吸水泵,清洁机器人不仅可以高效清除水底的污垢、毛发等杂物,还能刷洗池壁和水线区域堆积的皮脂皮屑等有机杂质,同时,搭配高效的过滤系统,有效减少水体浪费。

  在成都世运会体育舞蹈标准舞现场,作为啦啦队登场的“镋钯”机器人一亮相,立刻让现场观众记住了它萌态可掬的样子。

  “镋钯”得名于成都具有百年历史的“镋钯街”,该机器人由一家成都本地科技公司自主研发,主要用于文商旅体场景。“镋钯”身高约1米、体重约30公斤,赛场上,它能以歪头、眨眼等表情与观众互动,还能凭借仿生步态控制系统,与音乐律动和演员节奏同步,和啦啦队成员们一起完成表演。

  同“镋钯”一样,首次亮相世界级赛场的成都造机器人还有“小吒”。“小吒”脚踩一对“风火轮”,是一款轮足式人形机器人,在成都世运村里提供导航、导览服务。在经过世运会的场景“实战”后,“镋钯”“小吒”未来将继续延伸至城市服务之中,在春熙路、太古里等成都核心地标商圈和重点文旅景区完成新的工作。

  此外,为保障赛事期间交通顺畅,成都的智能交通系统可通过实时监测与分析道路车流量,智能调控信号灯时长,引导车辆合理分流,减少拥堵。

  科技防暑送清凉

  “这件衣服里是安装了一台小风扇吗?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衣服。”在位于青龙湖湿地公园的射箭赛场,一名法国运动员饶有兴致地研究起了志愿者所穿的“降温马甲。”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设计的降温马甲和降温帽,是专为世运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防暑而打造的。降温马甲在微观设计上精准调控光谱,降低了衣服的热能吸收。同时,马甲内置了小风扇和电池,可以增强散热效果,保持人体周围环境的凉爽。

  一名成都大学的“小青椒”告诉记者,穿着降温马甲之后的确能够有效降温,尤其在户外场地,可以较长时间保持体感舒适。

  为工作人员提供防暑措施的同时,成都世运会的室外场馆在降温装置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以期在高温天里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

  兴隆湖沙滩场馆是本届世运会沙滩手球项目的举办地,观众看台上,一排排均匀列布的降温喷雾吐出细密水汽,为观众送去阵阵清凉。

  场馆工作人员介绍,团队借鉴以往经验,对围挡防尘喷雾装置进行改造。安装降温喷雾装置后,如同给看台加了一层清凉防护罩,相较于传统遮阳棚,防暑效果提高了不少。

  世运村内未来感十足

  在成都世运村的“未来锦市”,一款“成都造”的智能翻译眼镜吸引了不少眼球。这款支持40种语言同声传译的AR设备,能将双语字幕实时投射在眼镜上。

  不远处,搭载国产空间大模型“悠然无界”的机器狗“GoGo”正顶着烈日运送行李,防风防雨机身与50公斤的负重能力,让它成为全天候的“智慧向导”。同时,“GoGo”可以理解自然语言,规划最优路线并安全避障引路。

  一支机器人服务队正在世运村内忙碌——零售机器人搭载60种商品,中英双语对接“村民”需求;配送机器人可以自主叫电梯、跨楼栋流转、通过闸机精准送货;巡逻机器人每天24小时无休,为运动员保驾护航。

  人文关怀与科技创新更好交融。从入住起居、训练备战到休闲交流,科技正无声重塑国际运动员的“川式”生活:光耀恒拓的“耀动魔方”前喝彩声不断,运动员挥拍击打可承受150公里/小时球速的LED屏,实时弹出的落点偏差数据让虚拟赛场充满真实竞技感;美甲机器人5秒喷绘出的世运会会徽与熊猫纹样,让前来体验的运动员们纷纷晒图;居住区绿地里的纯物理灭蚊,让参赛人员得以少受蚊虫困扰,保持更好的竞技水平……

  从1981年的美国圣克拉拉到2025年的中国成都,世运会不仅见证了体育在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的作用,也见证着科技发展如何深远影响着体育赛事。在赛场外,这些用途多样的科技产品,会更广泛地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成都“体育+科技”的碰撞增添更多亮色。(孙亚慧、刘峣、王美华)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卢龙: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罗甸:做热“亲水”夏日品牌 促全域旅游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