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8月18日,“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教育、科技、企业等领域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分享人机共育、人机共教、人机共学的教育新实践,思考如何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开幕式嘉宾合影
站在“智慧教育元年”的历史起点,教育数字化转型正迎来关键突破。智慧教育作为智能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想”样态,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形态。构建智慧教育命运共同体,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协同,共迎新技术挑战,共抓教育发展新机遇,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正经历深刻重塑,数字化转型是全球教育变革的必然方向。数字化教育的技术革新不仅在于应用工具本身,更在于推动众创共享的知识观、智联建构的学习观、融通开放的课程观和人机协同的教学观向更深层次转变。大会就把握技术迭代机遇,亟需深化技术与教育融合,构建开放、包容、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教育新生态展开深度探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以《AI重新定义教育: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新探索》为题做主旨报告。他指出教育变革的当务之急在于重建课程逻辑,明确“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他分享了《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4-2025)》,该报告以“3C理念筑基、3I路径创新、应用为王”为脉络,旨在为全球教育变革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AI赋能教育离不开企业产品的研发,网龙网络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德建、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梁念坚(Simon Leung)带来《AI赋能:让学习更有“体验感”》主旨报告。刘董事长以数字人亮相,他认为,未来有体验感的学习是充分借助AI与机器系统的按需学习,网龙的AI生产中心和EDA平台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EDA平台是一个生态系统,无论是老师、学生、政府机构人员还是内容创作者都可参与,对于实现智慧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做了题为《双向赋能·共生共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的报告。他强调,人工智能与教育正形成“双向赋能”的闭环:一方面,AI正在大规模赋能教育教学,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等技术打造的AI工具已在高考评阅、课堂互动、体育心理等多场景落地;另一方面,教育场景反哺AI迭代,高质量数据与教学设计标准持续优化大模型能力,实现“从AI赋能教育到教育赋能AI”的共生共进。他呼吁全球共建安全可控的教育主权大模型,共享经验,推动教育生态升级。
据悉,本次大会将持续到8月20日,共举办2场全体会议,17场平行会议,4场主题论坛和4场专题活动,并举办智慧教育展,颁布全球智慧教育创新奖,发布全球智慧教育合作倡议。大会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等领域,涉及人机协同教学、学生评价、数字化领导力、智慧学习环境、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学术发表与国际传播等主题,并重点关注农村教育、教师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科学教育、智慧阅读等热点话题。(记者 焦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