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脑机接口有望解码内心独白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脑机接口有望解码内心独白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5-08-20 09:49

  中国科学报讯 8月14日发表于《细胞》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大脑植入物可以解码人的内心独白,且只有当用户想起预设密码时,该设备才能工作。

脑机接口有望解码内心独白

由磁共振成像生成的大脑扫描图像。图片来源:K H Fung

  这种“读心”装置,即脑机接口(BCI),能够准确破译用户想象的74%的句子。而只有当用户想到一个特定关键词时,该装置才会开始解码用户的内心语言,即人们脑海中的无声对话。这确保了它不会意外翻译出用户希望保密的句子。

  美国范因斯坦医学研究所的神经工程师Sarah Wandelt表示,这项研究在开发能够准确解码内心语言的BCI设备方面迈出了“令人印象深刻且有意义的一步”。此外,这种密码机制还为保护用户隐私提供了一种方法,这是迈向实际应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

  BCI系统能够将大脑信号转化为文本或音频,已成为让瘫痪或肌肉控制能力有限的人恢复言语能力的一个有前景的工具。大多数BCI设备要求用户尝试大声说话,但这既费力又不舒服。去年,Wandelt和同事开发了首个用于解码内心语言的BCI设备,后者依赖于来自大脑“缘上回”的信号,这是一个在语音和语言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区域。但论文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工程师Erin Kunz说,这些BCI设备存在意外解码用户从未打算说出的语句的风险。

  为避免这一风险,Kunz和同事分析了4名参与者的大脑信号,这些信号由植入运动皮层的微电极收集。4名参与者都有言语障碍,一人因中风,另外3人因运动神经元病—— 一种导致肌肉控制能力丧失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间,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尝试说出或在心里说出一组词语。

  参与者的大脑活动记录显示,尝试说话和内心语言都起源于相同的大脑区域,并产生了相似的神经信号,但与内心语言相关的信号更弱。

  接下来,Kunz和同事利用这些数据训练了人工智能模型,以识别神经记录中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该团队使用语言模型将这些音素实时拼接成单词和句子,词汇总量达12.5万个单词。

  该设备正确解码了两位参与者想象的74%的句子,而他们之前被要求思考特定的短语。Kunz说,这种准确率与该团队早期用于语音尝试的BCI准确率相当。

  在某些情况下,该设备还解码了参与者默数屏幕上显示的粉色矩形时想象的数字,表明BCI可以检测到自发的内心语言。

  为避免发生意外解码用户不想说出的句子的风险,研究人员为BCI系统增加了密码功能,以便参与者控制解码起始时间。例如,当参与者想象了密码“Chitty-Chitty-Bang-Bang”,即一本英文儿童小说的名字时,BCI识别的准确率会超过98%。

  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神经工程师Silvia Marchesotti评价,这项研究令人兴奋,因为它揭示了内心语言和说话之间的神经差异。她补充说,探索运动皮层以外大脑区域的言语信号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观察大脑的其他部分,也许可以消除更多类型的言语障碍。”Kunz补充说。(文乐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6.015

  《中国科学报》 (2025-08-20 第2版 国际)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