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战钊) “AI让人们拥有了十倍的生产力,也实现了最小闭环的生产关系。”日前,国内领先教育科技公司伴鱼(PalFish)迎来十周年,公司创始人兼CEO黄河在内部信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极具技术前瞻性的判断。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位技术出身的CEO深入拆解了伴鱼如何将大型语言模型与多模态AI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内核,打造出下一代AI原生教育产品,并首次详尽阐述了其“进化速度决定一切”(Evolving Speed is Everything)背后的技术逻辑与产业思考。
黄河认为,“上一波教育公司依靠巨额融资建立的教研、内容和动画壁垒,在新一代多模态AI面前,正被快速瓦解。”他举例说,过去一个高质量的动画课件需要高昂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现在利用AI生成,成本可降至原来的1%,且质量更高。传统的、依赖庞大题库的拍搜技术,在能“硬解”各种新题的AI大模型面前,优势也不再明显。
“技术革命让大家回到了新的起跑线,而这场比赛的关键不再是资本,是进化速度。”黄河介绍,伴鱼的应对策略是全面转向AI原生(AI-Native)的产品设计思维。其核心成果是嵌入“伴鱼智学”的AI智能体——“可可老师”。“可可老师”远非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而是一个被设计为“超能教师”的复杂智能体系统。
“我们的目标是让‘可可老师’实现真正的‘教学自由’。”黄河描述道。这个智能体已经能够完成一堂课的所有环节:它不仅能讲解知识点,还能在学生圈选或提问时,进行互动式、启发式的答疑;它能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动态生成针对性的练习题;它甚至能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给予鼓励。
这一切的背后,是融合了多种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知识图谱、情感计算以及多模态生成技术的复杂系统。他透露,伴鱼的技术团队正在致力于让“可可老师”实现更高级的认知——不仅能传授知识,更能模拟名师“启发思维”的过程,尝试去“点燃学生心中的那一团火”。
“从大纲制定、练习题生成,到文生图、文生视频(动画),AI已经贯穿我们教研的全流程。”这使得伴鱼的产品迭代速度远超传统模式,能够快速响应政策变化(如新课标)和用户的新需求。
对于用户而言,多模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孩子可以通过描述让AI生成自己想要的插图、故事甚至音乐,学习从“被动接收”变成了“主动创造”,这极大地激发了内在学习动机。
黄河认为,这才是AI对于教育最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学习的本质,让孩子们从“互联网原住民”真正成长为“AI原住民”,从小就学会与AI协同共创。
站在十周年的节点,黄河为伴鱼选择的新战略是“进化速度决定一切”。在他看来,AI技术的迭代速度是指数级的,唯有建立一套能够快速吸收、集成并应用最新技术成果的敏捷体系,才能构建起新的护城河。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极致的个性化教育’。”黄河总结道,“过去这个愿景受限于技术和成本,今天AI给了我们实现它的钥匙,而‘进化速度’决定了我们能以多快的速度跑到终点,为每一个孩子点亮那盏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