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8月24日下午,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广州闭幕。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力量,集中展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发明成果与技术解决方案,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闭幕式会场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发明展协会国际联合会主席阿里,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霍阳等领导和嘉宾,以及来自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代表、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和获奖选手等300余人出席了闭幕式。
余华荣在总结中指出,本届展会大赛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总工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者国际联合会等单位指导下,在广州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与广博会一起同期举办了高水平国际展会大赛,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数字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他表示,本届展会不仅为国内外发明人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台,更通过“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推动了青年技能人才与国际创新资源的对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科技动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在视频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表示WIPO将继续支持中国及全球发明家的创新活动,推动构建包容、开放、平衡的国际知识产权生态系统。
余华荣、刘华、刘志强和外宾代表TRI MUMPUNI (特里·蒙普尼)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技能发展、应用技术与创新印尼工作组组长、印尼国家研究和创新署(BRIN) 理事会负责人、印尼商业与经济民主基金会(IBEKA)主席为技术创新大赛颁奖
经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本届展会共评选出“发明展览会奖” 金奖323项、银奖444项、铜奖503项,在金奖中评出8项专项奖,其中北京娱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伟发明的一种基于车载的一体化影视现场制作全流程解决方案被评为WIPO最佳发明奖,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王爱杰教授发明的⾮碳依赖型污⽔深度脱氮技术被评为WIPO最佳女性发明奖,厦门外国语学校占逸涵发明的一种多功能且材料环保的小型水下夹取机器人被评为WIPO最佳青少年发明奖。国际参展项目评出金奖36项、银奖34项、铜奖45项,专项奖14个。技术创新大赛评出18项金奖、32项银奖、28项铜奖。
余华荣感谢IFIA主席阿里先生对中国展会大赛的大力支持,并就深入合作进行交流
技术创新大赛作为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300余名选手参与先进制造、绿色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农业、数字医疗、未来技术、公共管理等七大赛项的角逐,最终评出18项金奖、32项银奖、28项铜奖。大赛不仅提升了选手的实战能力,更促进了国际技能标准的对接与人才交流。
获奖代表、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王爱杰教授在发言中分享了她的科研与参展心得。她表示,国际发明展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难得的国际视野与合作机会,自己将把奖项作为新的起点,继续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与会领导、嘉宾观摩机器人表演
本届展会历时三天,盛况空前,共吸引观众十多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100多万。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纪念中国发明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座谈会,知识产权双向路演对接会、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论坛、香江1号未来生活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外宾欢迎酒会和外宾合作座谈会等数场活动,不仅展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最新成就,更搭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发明创新的智慧与力量。(赵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