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新政,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去内卷化”,国务院国资委强调摒弃“资源为王”的思维,避免恶性竞争;国家能源局在《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不搞恶性竞争、不搞资源圈占、不搞低效扩张的“三不原则”;多部委也联合规范新能源补贴,明确支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8月22日,京能国际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056.27亿元,较年初增长3.1%;总并网装机量1,369.2万千瓦,较年初增长8.3%;营业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加24.9%;利润总额4.48亿元,同比增长3.2%;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在破除行业“内卷”方面,京能国际有哪些经验?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委发布《零碳园区建设通知》,明确要求以“源网荷储协同”与“智慧能源管理”为核心路径,推动清洁能源从重资产开发向轻量级运营转型。
对于京能国际而言,传统的“投建营”项目开发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要深度挖掘电站的金融属性,提高资产流通和周转,实现由重资产持有者向专业资产管理者的战略转型,最终形成“轻重结合”的优化业务模式。
面对能源行业深刻变革,京能国际聚焦战略升级,系统部署三大关键任务:一是创新运营模式,盘活存量优选增量。依托现有平台并拓展新伙伴,构建多层次的轻资产运营体系。充分挖掘电站实物资产与金融市场在预期收益和估值方面的差异,在存量运营项目的资产盘活和储备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方面双管齐下,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易和证券化安排,释放电站资产价值。与此同时,通过具体业务实践不断打造和提升公司团队的优质资产开发、运营、管理和交易能力,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轻资产业务模式。
二是抢抓“绿电进京”机遇,打造标杆示范工程。吉电进京项目加快调峰电源点核准;蒙电进京项目积极推动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做好首都绿电供应保障,重点推动京津冀项目开发,积极推进长三角、珠三角高收益项目,确保底层资产质效双优的发展态势。
三是优化业态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针对当前光伏占比高的情况,着力提升风电、燃机、水电装机占比。同步推进海上风电突破、综合能源深耕与绿氢稳健发展,海外业务坚持效益优先。构建多能互补格局,打造更稳健资产组合。
此外,京能国际立足长远发展,以提升运营质量为核心,从生产、营销、财务、管理四大维度实施效能革命,为轻资产运营注入效益动能。同时,以“融文化”为精神内核,积聚正能量、凝聚新共识、创新求突破,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营造“拥抱变化,持续精进,价值创造”的文化氛围,激发组织创新活力,积淀铸就创新底气。
据了解,2025年下半年,京能国际将坚持长期主义,聚焦价值创造与合作共赢,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优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记者 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