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异构融合创新未来,智算赋能海洋科技”主题研讨会在青岛举行。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携手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等,走进青岛国实集团,围绕GPU+CPU混合架构在深海勘探、海洋碳汇监测等场景的应用展开交流,为海洋科技与算力技术深度融合探路,助力海洋强国战略落地。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当前,AI、高性能计算、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正成为破解海洋观测难、预测精度低等问题的关键支撑,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经历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关键转型期,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算力底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指出,通过大模型技术,可更精准分析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升海洋开发利用的效率与安全性。
作为海洋科技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崂山实验室正以海洋科技与异构智算相融合,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战略科技支撑。“为认识海洋、经略海洋,青岛不遗余力地打造大科学装置,高性能计算系统是其中之一。”崂山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吴能友表示,实验室将联合产业链各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群新的生力军,青岛国实集团紧紧围绕海洋科技产业,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随着算法的进步、算力的提升以及数据积累的增长,海洋大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海洋生态系统。”青岛国实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青岛超算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苏亮介绍,企业正聚焦水下智能装备、卫星遥感、海洋物联网等十大领域,通过异构算力破解海量数据处理难题。
算力、模型与应用的深度融合,是推动AI技术落地海洋领域的关键。联想中国基础设施业务群战略管理总监黄山认为,三者协同发展才能让AI潮流穿越产业周期。据介绍,联想通过“一横五纵”战略布局,构建起覆盖万全异构智算平台的全方位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其平台针对大模型训推需求研发的多项技术,已在实践中验证成效——在国家级高质量AI集群场景中,千卡训练场景的MFU(混合精度计算利用率)从30%提升至60%;在企业AI基础设施场景中,满血版DeepSeekR1模型极限吞吐量突破12000tokens/s,相关解决方案还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获“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奖”,展现出企业服务国家算力需求的技术实力。
作为算力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英特尔致力于HPC&AI融合计算技术的发展,并推动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面对异构算力与多样化行业需求,英特尔正在不断更新和强化产品组合,以支持更广泛的企业部署,满足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各行业多元算力需求。”英特尔高性能计算行业总监张东升表示。
当前,算力已成为驱动产业革新与国家战略落地的核心引擎。活动当天,嘉宾们还实地参观了“国实集团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中心”,通过近距离观摩国实集团多元化智算服务体系和产业赋能成效,与会者对海洋科技未来趋势的理解变得更加直观和具象。(记者 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