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25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到来之际,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信阳师范大学,以“全民国防教育月”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以“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在全校上下广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国防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红色教育补足国防之“钙”
大别山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华中抗战的战略支撑地,培育了江淮抗战先锋新四军四支队和江淮抗战砥柱新四军第五师,形成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为加强大学生红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信阳师范大学师生暑期奔赴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和首府所在地——新县,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烈士故居;学习吴焕先率领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高敬亭坚持大别山抗日斗争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大别山区在华中抗日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广大学生纷纷表示,将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根基,补足精神之“钙”,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际行动。
集中观影感悟国防之重
文艺作品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在电影《731》上映之际,信阳师范大学理工学院组织300名大一新生,前往电影院集中观看。这场沉浸式的历史回顾,让同学们深刻感悟到“国无防不立”的沉重分量,深切体会到强大国防对于守护民族尊严、保卫人民安宁的极端重要性,从历史教训中进一步强化了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
重要仪式浸润国防之心
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举办富有教化作用的仪式活动,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9月1日,信阳师范大学师生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回顾抗战历史,学习抗战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切实上好“开学第一课”。9月3日,该校师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感受今日祖国国防之强大。9月18日,信阳理工学院举行“弘扬抗战精神共筑国防长城”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升旗仪式,退役大学生士兵现场分享军旅生活和学习感悟,师生共学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
运动强身筑牢国防之体
强大国防,必先强健体魄。信阳师范大学师生先后举办校园马拉松接力跑、校园运动场夜跑、田径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以体育运动之名,筑青年国防之志。运动场上的每圈奔跑都是汗水与信念的交织,每棒交接都是使命与责任的传递。同学们用青春的激情和拼搏的劲头,生动诠释了“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抗战必胜信念,在体育竞技中强健了体魄强化了意志。
军事训练提升国防之技
组织大学生进行军事训是加强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信阳师范大学坚持把新生军训作为强化国防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场上,同学们身着统一迷彩服,在教官指导下开展军事技能训练。他们目光坚毅、身姿挺拔,每一步踏地有声,每一令响彻操场,展现出刻苦顽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除了严格的校内军事训练,该校还组织学生外出拉练,切实增强体能磨砺坚强意志。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大家不仅掌握了基本国防技能,更在协同作战、令行禁止中增强了团队意识和纪律观念,切实体会到国防建设需要扎实的本领和过硬的作风。
交流互动表达国防之情
增强国防体验与情感交流,有助于凝聚青年学生关心国防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信阳师范大学在学生一站式社区初心广场设置“青春寄语国防”主题留言墙,为学生构建起表达国防情感的展示平台。留言墙“致敬英雄”区承载学生对革命先烈与官兵的崇高敬意,“强军梦想”区汇集了学生对国防建设的真挚祝愿,“青春责任”区展现了学生投身国防的坚定决心。
这些互动交流不仅展现了学子们真挚的国防情感,也促进了国防教育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和共鸣,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奉献国防成为校园新风尚。
(信阳师范大学 李振东 耿晓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