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
往往遇到学业压力、成长困惑、人际交往等多重困扰
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统计显示
青少年群体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
在参加调查的三万名青少年中
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
同时,研究表明
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风险越高
应对学业压力、挑战、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越弱
2023年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出台
将“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列为首要任务
国家把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然而,现实中我们依然面临心理筛查滞后
量表测试准确性欠佳
心理教师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不少挑战
如何做到提前预警、及时干预成为关键
在政策导向与社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
人工智能技术手段逐步走入校园
例如,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
“心力方”身心健康守护系统
已在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落地运行300余天
借助多模态感知技术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学生心理异常信号的全天候关注
推动心理关怀从“事后补救”走向“早发现、早干预”
在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
这一系统已沉淀千万级数据
建档学生超过2000人
帮助教师从“8小时一双眼睛”升级为“24小时百双眼睛”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专职心理教师舒敏举例
一名学生的情绪波动值在短时间内飙升至年级平均值的三倍
同时伴随高比例的独处行为
过去,这样的情况很可能被忽视
直至问题积累
如今借助“心力方”系统
她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异常数据
及时开展无痕沟通与关怀
仅用两周便帮助这名学生重回健康轨道
这样的转变
源于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不仅如此,学校还可通过
自然景观慢直播、猛禽科普课程
AI体锻、智能机器人互动等多维度方式
构建起多重心育体系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专职心理教师舒敏介绍
“我们将自然教育、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入其中,
让他们与自然同频呼吸
感受生命 爱护生命
锤炼意志,培养终身运动力
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韧性。”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林凯表示
公共安全及校园安防领域已部署大量基础设施
校园安防正从 “安全守护”
升级为 “心灵灯塔”
依托同一数据体系
衍生更多守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应用
这些应用不仅能关注
学生成长问题与风险、及时干预
还可发掘学生特长
结合其生涯规划
助力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
AI的加入不仅是教育手段的革新
更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创新力量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系主任陈辉表示
在心理健康领域
AI的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可以真正实现从预防到识别、干预、追踪的全链条赋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熊璋也认为
人工智能企业应当走进校园
走近学生
把国家发展战略与学生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健康而有能力的一代接班人
在技术创新加快应用的同时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也必须被放在突出位置
应通过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严格措施
确保学生心理数据在采集、存储与使用环节的安全可控
同时
也要避免“唯数据论”
人工智能的预测结果只能作为辅助参考
最终的评估与干预
仍需依靠教育者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复核与访谈
这不仅要求技术端不断提升安全性和专业性
也需要政策层面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与保障措施
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更加稳固、可靠的支撑体系
才能真正守护青少年的健康与未来
编导:王若昕
统筹:张蓉 薛双双 萧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