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首页> 科技频道> 国防军事 > 正文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来源:光明网2025-09-25 17:41

  士兵野外建造庇护所、设置陷阱和圈套、制作武器和工具,都会用到绳子,避免不了要打绳结。松散的绳结容易在拉力作用下变形,甚至松脱,让士兵的努力功亏一篑。因此士兵学会打绳结也是必备技能之一。

  基本结

  基本结是打绳结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单结。单结是所有绳结中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单结可以在绳头打结,用来防止绳子松开,或作为其他绳结的一部分。单结打法也最简单,在绳头附近打一个圈,将绳头穿过圈,拉紧即可。如图-1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1 单结示意图

  二是双半结。双半结可用于将绳子拴在柱子或栏杆上。打法简单快速,易调节,但在持续单向拉力下可能松脱。打法是将绳子绕物体一圈,将绳头在主绳上绕一圈,穿出形成一个半结,紧接着再打一个半结,然后拉紧绳头。如图-2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2 双半结示意图

  三是“8”字结。八字结是最通用的防脱结,比单结更牢固,也能够轻松解开。在绳尾打八字结比打单结需要留出更长距离绳子。打八字结时,先在绳尾打一个环,再将绳头绕过主绳,再从绳环中自上而下穿回,然后就可以拉紧。形成一个清晰的“8”字形。如图-3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3 “8”字结示意图

  连接结

  连接结用于将多根粗细相同或不相同的绳索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更长的绳索。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平结。平结用于连接两根粗细、材质相同的绳子。打平结时,将两根绳子的绳头并拢,将右边的绳头压在左边的绳头上,绕到其下方穿出,拉紧形成一个单结。再将现在位于左边的绳头压在右边的绳头上,绕到其下方穿出,双手向两侧拉紧。平结在遭到大力拉扯后,会变得又硬又紧,很难解开。如果受到交替力量的拉扯,结头又容易松动。如图-4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4 平结示意图

  二是单编结。单编结用于将两根粗细不等的绳子连接在一起。要系单编结时,粗绳头回折成“J”形,细绳头从中间穿过粗绳的绳圈,绕过两根粗绳后再穿回到小绳下方,然后拉紧。单套结在拉力下会拉紧,但如果拉力消失绳结可能会松动或滑落。如图-5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5单编结示意图

  三是双编结。双编结是在单编结基础上的加强,可以有效避免绳结出现松动。打完单编结后不要拉紧绳头,用细绳头围绕粗绳再多绕一圈,再穿过细绳,然后拉紧。如图-6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6 双编结示意图

  套结

  套结包括单套结、双绳套结、法式单结、活套结等。

  一是单套结。单套结常用于船只系泊、救援拖拽,被称为“绳结之王”。打单套结时,绳⼦末端穿过要固定的物体,在主绳上绕一个环。然后,绳⼦头从下方穿入环,绕过主绳后再从上方穿过环,最后将结拉紧绳头即可。如图-7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7 单套结示意图

  二是双环套结。双环套结可以在绳子上形成一个双股吊环,非常适合做救援担架吊带或制作一个坐式安全带。如果在绳子末端打,只需将绳子对折一段即可。打法是在双股绳上绕一个双股绳环,就像打单套结一样,将绳头向上穿过绳环,再向下绕,然后套过整个绳结,最后拉紧,吊环就打好了。如图-8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8 双环套结示意图

  三是法式单套结。法式单套结可以用来吊运伤者。使用时,将吊环绕在伤者腋下。伤者的体重能使吊环保持紧绷,防止伤者从吊带中掉落。法式单套结的打法与单套结打法相类似。在绳子上打一个圆环,绳头从下方穿过圆环后形成一个大套环,然后绳头再次从下方穿过圆环后形成双套环。然后和打单套结相同,绳头绕过主绳后再穿入圆环后拉紧。如图-9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9 法式单结示意图

  四是活套结。活套结非常方便解开。打活套结时,将绳子绕过管子或柱子,左手抓着主绳在下,右手抓着绳头在上。旋转左手在主绳上绕一个套环,右手抓着绳头并对折,从下面绕过主绳后,把对折部分插入左手拧的套环后拉紧主绳。只需要拉动绳头就可快速解开。如图-10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图-10 活套结示意图

  固定结

  固定结可以把绳子拴在木材或管道上。

  一是木材固定结,用于拴住木材进行搬运。在木头上先打一个半结,然后将绳头在半结绳子上再绕2-3圈进行紧固。如图-11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11 木材固定结示意图

  为了增加强度,可以在木材上先打一个半结,然后再打一个木材固定结。如图-12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12 加强木材固定结示意图

  二是双套固定结。双套固定结能够将绳子固定在木桩、管道或柱子上。它可以在绳子中间打结,可以在绳头打结。要在绳子中间打双套固定结,需要在绳子中间扭转绳子打两个套环,然后套在木桩上拉紧。要在绳子末端打双套固定结,需要在木桩上绕两圈,第二圈时绳头从套环下面穿过。如图-13所示。

野外生存训练—如何打绳结?

图-13 双套固定结示意图

  总之,打绳结千变万化,士兵需要加强练习,才能熟能生巧运用自如。(张焕明)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