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9月24日,以“AI新智造,技术新纪元”为主题的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应用、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贡献智慧力量。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CIMS研究中心 张浩教授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CIMS研究中心教授张浩指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AI已从技术概念发展为推动制造全链条高效、透明、韧性的核心力量,助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新阶段。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两化融合研究室副主任 杜玉琳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两化融合研究室副主任杜玉琳系统阐述了我国智能制造政策脉络,介绍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重点说明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培育思路,结合重点制造企业案例分析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应用方法模式。
在智能制造加速推进的当下,数字化变革已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易盼软件(上海)有限公司Eplan中国区大客户部技术总监刘琼通过实际案例,生动展示了Eplan在电气设计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如何从源头提升工程效率,为智能制造奠定坚实的数字基础。
研华(中国)工业物联网事业群业务经理黄家强介绍了AI Agent在智能制造中的核心应用价值与实施路径,涵盖实时监测、故障预测、智能诊断、远程运维等多个典型场景,展现其如何深度融合工业知识、实时数据与分析工具,推动生产运营走向自主决策与持续优化。
合肥谷器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咨询总监秦明朔分享了核心产品制造运营管理(MOM)平台覆盖生产全流程,实现一体化协同管理与数据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与透明度,深入探讨了制造运营管理(MOM)平台如何与AI技术结合,实现从数据采集、分析到洞察、优化的闭环,真正释放工业数据的价值。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系主任陈国栋分享了工业具身智能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工业具身智能的应用实践与工业具身智能的挑战与展望几方面。他指出,具身智能将使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复杂环境,实现从“自动化”到“自主化”的跨越。
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丽表示,以业务价值为导向、结合行业知识的场景化落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工业AI落地需要“ABCDE”融合框架,即Algorithm(算法)、Big Data(大数据)、Computing(算力)、Domain Knowledge(领域知识)、Equipment(装备)五要素协同,才能把工业智能落到实处。
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资深顾问张炜钦展示了欧姆龙如何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与AI相结合,在提升设备综合效率(OEE)、实现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成功实践。
汇川技术数字化AI研发负责人李军阐述了自动化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的趋势。他提出,只有实现“数自融合”,才能打通信息流与控制流,构建真正高效、柔性的智能生产系统。
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解决方案专家王伟锋展示了海康机器人在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领域的最新进展。他表示,通过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让更多中小企业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红利,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2025“易盼杯”全国青年Eplan电控设计大赛推介会环节,智教新媒负责人甄浩然详细介绍了大赛A组-未来工程师组与B组-行业先锋组两个组别的参赛对象、参赛形式、赛题方向、设计要求及评审标准,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本次论坛作为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的重要同期活动,由智教新媒与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记者战钊)